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2018年上半年国考教师资格证考前自查知识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http://guangxi.hteacher.net 2017-02-28 15:47 广西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考点10: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客观题、主观题】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品德发展阶段理论的重要内容。客观题的考察形式经常给出具体的案例,让考生判断案例中的人处于何阶段。同时也可能以简答题的形式,考察科尔伯格道德阶段理论的具体内容。

知识点表述:

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例题:

中学生小辉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辉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

A.相对功利取向 B.惩罚服从取向

C.寻求认真取向 D.遵守法规取向

答案:B

考点11: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答: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生的有意记忆明显增强:从无意注意为主转变为有意记忆为主,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一个特点;

(2)小学生的意义记忆迅速发展:从机械记忆为主向意义记忆为主过渡,是小学记忆发展的第二个特点;

(3)小学生的抽象逻辑记忆水平逐步提高: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逻辑记忆的方向发展,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三个特点。

(4)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迅速:小学生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迅速。

考点12: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答:(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注意用脑卫生。

考点13:简述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应用。

答:(1)借助实物、图像创设教学情境。

(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4)借助新旧知识、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

(5)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6)利用谜语、儿歌创设情境。

(7)借助问题创设情境。

(8)运用想象创设教学情境。

考点14:简述注意的外部表现。

答:在集中注意于某些对象时,常常伴随着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我们可以依据这些外部表现来判定一个人是否在注意。注意的最明显和较普遍的外部表现主要有:

(1)适应性运动。人在注意时,有关感官通常会自然地朝向刺激物,并做出相应的动作来。当注意一个声音时.耳朵会朝着声源的方向,所谓侧耳倾听;当注视一个物体时,视线会集中在该物体上,所谓目不转睛、举目凝视。这些现象都是注意的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停止。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无关动作会暂时停止。多余的动作暂时被抑制。例如.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听课,就会专心看黑板、记笔记、思考相关问题.相应地.其他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行为就会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人在集中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到最紧张时.呼吸甚至会暂时停止.即所谓“屏息”现象:如看恐怖电影。

根据上述外部表现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集中注意。但注意的外部表现与内部状态有时并不一致,如有的学生看上去是在注意听课,实际上却在注意其他的事物。所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注意集中,不能完全靠外在表现,而要根据其活动情况综合分析。

考点15:请简述教学过程包含哪几个基本环节?

答:(1)心理准备。心理准备主要是引起学生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一种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认知兴趣。

(2)领会知识。领会知识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的活动。这个阶段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两方面。

(3)巩固知识。巩固知识是学生把所学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当需要时能正确及时地提取。知识的巩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巩固方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作业、联系和复习。

(4)运用知识。运用知识是学生用领会的知识去解决同类客体的活动,目的在于使抽象知识同具体事物相联系,使领会了的知识具体化。

(5)检查效果。检查效果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学过程产生的结果进行测试评估。通过检查评定可以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学和学习情况。并据此来调节教与学的活动方向和节奏。

考点16:简述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并说明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答:(1)基本含义。长善救失原则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①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②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考点17: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答: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包括:

(1)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包括生产、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社会时代发展的状态与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课程总体结构体系重大差别的重要原因。

(2)学科知识水平。课程内容反映各门学科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要领。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3)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要既具有年龄阶段的差异性.义具有个体间的差异性。因此,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需求,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考察。

(4)课程理论。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对课程产生着重要的结构性影响。

责任编辑:升路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广西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2020年广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卷答案下载入口2018年上半年国考教师资格证考前自查知识点(保教2018年上半年国考教师资格证考前自查知识点(教育2018年上半年国考教师资格证考前自查知识点(幼儿2018年上半年国考教师资格证考前自查知识点(中学2018年上半年国考教师资格证考前自查知识点(小学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