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teacher.net 2020-09-04 11:09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幼儿记忆的趋势
(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所谓保持时间是指从识记材料开始,到能对材料再认或再现之间的间隔时间,也称为记忆的潜伏期。
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年健忘”。记忆恢复或回涨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记忆的提取或信息的检索包括再认和再现(回忆)两种形式。两者的差别是由于其活动机制的不同。再认依赖的是感知,再现依靠的是表象。感知的刺激是在眼前的,立即可以引起记忆痕迹的恢复;表象的活动,还有待儿童在头脑进行搜索。
(三)记忆容量的增加
1.记忆广度
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短时记忆)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人类记忆的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儿童大脑皮质的不成熟,使他在极短的时间来不及对更大的信息量进行加工,因而不能达到成人的记忆广度。
2.记忆范围
记忆范围的扩大是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
3.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总之,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不在于记忆广度的扩大,而在于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
(四)记忆内容的变化
从记忆的内容看,记忆可以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岁左右)。
在幼儿的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幼儿的形象记忆是依靠表象进行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视觉表象。儿童这几种记忆的发展,并不是用一种记忆简单代替另一种记忆,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幼儿记忆策略的形成
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
(一)视觉复述策略
幼儿在记忆过程中使用的最简单的策略,就是将自己的视觉注意力有选择地集中在要记住的事物上,不断地注视目标刺激,以加强记忆。
(二)特征定位策略
儿童对目标刺激“贴上”某种特定的标签以便于记忆。
(三)复述策略
在记忆过程中,儿童不断重复需要记忆的内容,便准确、牢固地记住这些信息。复述是一个常用的有效的记忆策略,也是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必要手段。
(四)组织策略
个体在记忆过程中,将记忆材料按不同的意义,组织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题,使它们产生意义联系,或对内容进行改组,以便于记忆的方法称为组织策略。
(五)提取策略
个体在回忆过程中,将贮存于长期记忆中的特定信息回收到意识水平上的方法和手段,称为提取策略。
(六)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三、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1.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
无意想象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象。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在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例如,看见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车;看见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或站着,难以进行想象活动。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幼儿想象的过程往往也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想象的方向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象的主题容易改变。比如,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工人”,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糖果”。幼儿正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像雨伞吗?”他立刻说:“这是大炮。”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主题无预定目标,不稳定,内容零散,所想象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联系。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只满足想象的过程。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影响。幼儿想象不仅容易受外界刺激左右,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幼儿感知觉、注意的发展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