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模拟题(一)

http://www.hteacher.net 2018-12-26 16:35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模拟题(一)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饿殍(piǎo) 挣(zhèng)脱 剽(piāo)悍 随声附和(hè)

B.横(héng)祸 龟(jūn)裂 箴(zhēn)言 乘(chéng)人之危

C.辍(zhuì)学 狡黠(xiá) 殷(yān)红 自怨自艾(yì)

D.道观(guàn) 蹊(qī)跷 炽(zhì)热 不着(zhuó)边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斑斓 渎职 雍容华贵 平心而论

B.部署 磨砺 积腋成裘 蔚为大观

C.宵汉 崔嵬 中流砥柱 运筹帷幄

D.韬略 谙熟 飒爽英姿 浮想连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场争夺无名高地的激战整整_____了八个小时。

②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多次在这里_____怎样镇压农民起义。

③铜鼓出土时口朝上,鼓面朝下,_____了铜鼓起源于铜釜的说法。

A.继续 策划 证明 B.持续 策划 证实

C.持续 策动 证实 D.继续 策动 证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C.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D.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面对政治真空所造成的乱象纷呈的局面下,伊拉克各个联盟派别已经认识到,伊拉克需要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美国撤军后的安全保障。

B.在为期两天的广州国际博物馆日的宣传活动中,市民欣赏了粤剧、广东音乐、剪纸、刺绣、广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底蕴。

C.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无数的临场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D.青海玉树县7.1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救援队紧急赶赴灾区,在平均海拔4100米的玉树,尽管工程救援队的部分队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但仍坚持率先搭乘汽车前往重灾区展开积极的救援。

6.下列选项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

B.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C.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

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左拐,继续向前,走到第二个十字路口,还是左拐;跨过马路,就是图书馆。

C.蝴蝶纵有千般不是,还是有一桩长处:不做室中物!飞,则飞于野;舞,则舞于田。

D.“血战长空”以独特的视角关注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历史,剧中角色均有历史原型。

8.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 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 B.④③①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⑤④③①⑥②

9.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行,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学、教育等方面。

B.《西游记》描写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品中塑造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他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深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C.沈从文是中国乡土抒情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其小说代表作有《边城》。

D.《朝花夕拾》是杂文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藤野先生》都出自其中。

10.下列选项中,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表述的一项是( )。

A.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这是第二学段在识字写字方面的目标。

B.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C.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是第一学段在综合性学习方面的目标。

D.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这是第二学段在阅读方面的目标。

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1.受任于败军之际,_ 。(诸葛亮《出师表》)

12._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3.蓬头稚子学垂纶,_ 。(胡令能《小儿垂钓》)

14._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15.黄鹤一去不复返,_ 。(崔颢《黄鹤楼》)

16.水生嫂这个人物出自于孙犁的小说《_ 》。

17.创作了荒诞神奇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爱丽丝镜中奇游记》的英国作家是 。

18.《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 的童年生活,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19.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 精神。

20.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 和评价的能力。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21-25题。(12分)

八大山人传

八大山人①,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性孤介②,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

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③,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④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节选《八大山人传》有删改)

【注释】①八大山人:即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②介:耿直。③攘臂搦管(nuò guǎn):伸长胳膊,执笔为文。④镒:二十两。

21.请为文中画线句子用/为其断句(两处)。(2分)

张 堂 中 如 清 风 徐 来 香 气 常 满 室

2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尝写菡萏一枝 尝:曾经。

B.数十幅立就 就:完成。

C.或洒以敝帚 或:或者

D.盈纸肮脏 盈:满。

23.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多置酒招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 贤于才人远矣

C.或洒以敝帚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D.人爱其笔墨 安陵君其许寡人

2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2分,共4分)

(1)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

译文:

(2)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

译文:

25.作者最后用一个“颠”字来评价八大山人,根据选文,你是如何看待八大山人的颠的?(2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6-27题。(6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徒倚①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①徒倚:徘徊的意思。

26.诗歌中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3分)

27.陶渊明有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本诗中作者的情感态度与陶渊明有何不同?(3分)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8-30题。(15分)

秋光里的黄金树

这里就正是秋天。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地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思想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磐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但是树有过忧伤么?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

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

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们内心更大的奢望。

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的回忆和依恋。荒野是那么寥廓;荒野上的道路是那么漫长。

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

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

人类坚持不懈的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司那样。

(节选自《周涛散文▪伊犁秋天的札记》,有改动)

28.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4分)

29.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5分)

30.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6分)

五、教学设计题(25分)

尊严

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意。他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说着将食物递给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杰克逊大叔微笑着注视着这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年轻人留了下来,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二十多年后,这个年轻人果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问题】

31.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尊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写一篇教学设计。

六、案例分析题(12分)

下面是一位教师关于《冬阳﹒童年﹒骆驼队》(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课堂教学片段,阅读下列片段,并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教学片段

(1)交流“学骆驼咀嚼”。

①出示片段,请学生朗读。

②请学生说说从中读到了什么。

预设:读到了林海音的“呆”。

A.知道什么是“呆”吗?(眼睛直视一样事物,一动不动,目不转睛。)

是什么让她“呆”了?

B.请生读好关于骆驼的描写。体会她观察的仔细,体会“那样”中的情感色彩。

C.师:看着看着,小英子竟然看——呆了!竟然学着骆驼——也咀嚼起来。

想象当时小英子的神情,讨论这“呆”还是我们平时讲的意思吗。

全班齐读本段。

D.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子,学生看插图,猜测小英子大概几岁了。

体会小孩子的好奇、专注。

E.师:五六岁的年龄,正是对什么东西都充满好奇的时候,看到从没看到的骆驼,怎能不看呆呢?可是三四十年过去,如今她还会因为骆驼而看呆吗?她还会在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吗?课文中哪儿告诉你的?

生朗读课文15自然段相关句子。

师: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在现在的林海音看来,这“学咀嚼”的事,实在是一件——傻事。因为这好奇的呆、专注的傻只属于孩子。

就让我们带着对往事的怀恋,再来朗读这第四自然段吧。

(2)交流谈驼铃作用、询问骆驼去处。

①师:这几段文字与“学咀嚼”这一段不一样,同学们发现没有?(对话描写)

②师:既然是对话,我们就来分角色读一读好不好?

可是爸爸的话没有直接写出来,你们能猜到爸爸是怎么说的吗?指名说。

③学生同桌互练,指名一桌桌分角色读。师点评。

④师:对于为什么系驼铃,爸爸的观点是—— 小英子的观点是——

那你更喜欢谁的观点呢?

⑤师:从这里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子呢?

⑥师:这就是童年的小英子,一个对所有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的小英子,一个藏着无穷无尽想象的孩子。

课文中除了讲她问爸爸驼铃的事,还讲了她问什么?

⑦指名生分角色朗读小英子与妈妈的对话。

⑧课文中妈妈怪小英子“总是问”,的确是这样,作者在她的《城南旧事》这本书当中,也写到了自己“总是问、总是问”的情景。我们来看一看这段话,自己读一读。

出示文字,生自由读。

⑨师:可是,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和爸爸——谈驼铃的事,我也——不会再做了;问妈妈骆驼去向的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3)升华情感,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大家一定想回到童年,如果人生有第二个故乡,那一定也是我们的童年。下面让我们齐读《童年,我心灵的故乡》来抒发我们此刻的感受吧!

师生齐读:《童年,我心灵的故乡》。

【问题】

32.请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该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七、作文(30分)

33.因为有了太多的希望和梦想,才有了社会的进步和光明的未来,人类从未停止过自己不断追求的脚步。

因为每天都有新的东西产生,所以在拥有的同时又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请以“追求与放弃”为话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模拟题(一)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B项,横hèng祸。C项,辍chuò学。D项,炽chì热。

故本题选A。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B项,集腋成裘。C项,霄汉。D项,浮想联翩。

故本题选A。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继续”和“持续”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表示活动连下去,后者重在表示延续不断。句①表示激战时间长,此处宜用后者。

“策划”和“策动”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表示谋划,后者重在表示鼓动。句②重在表示谋划怎样镇压农民起义,此处宜用前者。

“证明”和“证实”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表示表明某种结果,后者重在表示证明确有其实。句③重在表示“铜鼓起源于铜釜”这种说法被证实,此处宜用后者。

故本题选B。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项,弥足珍贵:指更加值得珍爱、重视。

B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而此项句子的语境意义表示国产智能手机发展势头比较好。

C项,蒸蒸日上: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而此项语境中的对象是“质量”。

D项,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而此项句子的语境意义表示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跃居商品零售榜首,这并不属于应该做的事情。

故本题选A。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能力。

A项,结构混乱,应为“面对……局面”或“在……局面下”。

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在“体现”前加“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D项,语序不当,关联词语的顺序不当,“尽管”放到“队员”后。

故本题选C。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A项,虽然有“像”字,但不是比喻句,“轻吻”和“朦胧欲睡”赋予“波浪”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项,“低头”和“弯腰”赋予了“毛竹”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项,虽然有“像”字,但不是比喻句,“寻找”和“乱撞”赋予了“风”以人或动物的动作,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D项,“厚障壁”指的是“我”和闰土之间的隔阂,运用了比喻(借喻)的修辞手法。

故本题选D。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掌握。

A项,句中的单引号是对“礼多人不怪”表示引用,所以的后面的单引号应该放在“人不怪”的后面。

B项,句子中“走到……走到……跨过”三种并列情况,所以这几个并列句子之间可以使用分号。因此“走到第一个十字路口,左拐”的后面应该使用分号。

D项,“血战长空”是电视剧的名称,所以应该使用书名号。

故本题选C。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排序能力。

将重要信息分组归类,②与⑥,④与⑤应属同类,而四个选项里,每项②⑥都连在一起,④⑤连在一起的,只有D。

故本题选D。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掌握。

A项,《论语》是一部说理性语录体散文,儒家最重要的经典。由孔子门生及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

B项,《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先写了孙悟空出世,然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

C项,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小说代表作《边城》,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

D项,《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而不是杂文集。

故本题选D。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和掌握。

A项,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是第三学段在识字写字方面的目标要求。

B项,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C项,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是第二学段在综合性学习方面的目标要求。

D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这是第三学段在阅读方面的目标要求。

故本题选B。

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1.【答案】奉命于危难之间

12.【答案】春潮带雨晚来急

13.【答案】侧坐莓苔草映身

14.【答案】荡胸生曾云

15.【答案】白云千载空悠悠

16.【答案】荷花淀

17.【答案】卡罗尔

18.【答案】阿廖沙

19.【答案】参与

20.【答案】欣赏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21-25题。(12分)

21.【参考答案】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

【解析】此句译文:(画)张挂在堂中,好像有清风徐徐吹来,香气常充满整个屋子。根据句意可以发现,“张堂中”后应该断句,“如清风徐来”后应该断句。

22.【参考答案】C

【解析】A项,句子译文:曾经画一枝荷花。“尝”是“曾经”的意思。

B项,句子译文:数十幅片刻就完成了。“就”是“完成”的意思。

C项,句子译文:有时候用破扫帚洒。“或”是“有时候”的意思,因此C项错误。

D项,句子译文:满纸肮脏。“盈”是“满”的意思。

故本题选C。

23.【参考答案】C

【解析】A项,“多置酒招之”中的“之”是代词,他。“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直接译为“的”。

B项,“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中的“于”是“在”的意思。“贤于才人远矣”中的“于”是“比”的意思。

C项,两句中的“以”都是“用”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或洒以敝帚”理解为“有时候用破扫帚洒”,“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理解为“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D项,“人爱其笔墨”中的“其”是“他的”的意思;“安陵君其许寡人”中的“其”是“一定”的意思,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句子可翻译为: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

故本题选C。

24.【参考答案】(1)如果叶公见到了,也一定会大叫着惊慌逃跑的。

(2)即使在他面前陈放几百两黄金,他都不看一下。

25.【参考答案】八大山人的颠是他性情性格孤傲耿直(孤高傲世),聪明绝伦(才高艺绝),狂放不羁(恃才放旷)的表现,而不是真正的癫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颠的内涵分析,评判正确即得2分。

参考译文:

八大山人传

八大山人,号人屋。人屋就是广厦万间的意思。他生性孤傲,有骨气,聪明绝伦,无人能比。八岁便能作诗,善于书法,长于篆刻,尤其精于绘画。曾经画一枝荷花,半开于池中,横斜在水面,生气勃勃;张挂在堂中,好像有清风徐徐吹来,香气常充满整个屋子。又曾画龙,在丈幅之中蜿蜒升降,想要飞动一般;如果叶公见到了,也一定会大叫着惊慌逃跑的。他言语诙谐,喜欢议论,总是娓娓而谈,不知疲倦,使四座的人为之倾倒。

山人既已嗜好喝酒,也就没有其他的爱好。人们喜欢他的画,大多置办了酒来招待他,预先准备几升墨汁、若干纸张在座位右边。山人酒醉后见到了,便高兴地泼墨在宽大的画纸上,有时候用破笤帚洒,用坏帽子涂,弄得满纸肮脏,不堪入目。这以后他提笔渲染,有的成山林,有的成丘壑,有的成花鸟竹石,无不精妙。如果碰到他喜欢写字,那就撸起袖子,伸长胳膊,拿起笔,狂叫大呼着,数十幅片刻就完成了,他酒醒了,要想索求他的片纸只字都无法得到,即使在他面前陈放几百两黄金,他都不看一下。他就癫狂到这样的地步。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6-27题。(6分)

26.【参考答案】诗歌的中间四句描绘了一幅安详宁静、清幽自然的山秋晚景图。三、四两句写景:树木都已披上秋色,夕阳西下,给山峰涂上了余晖。这些都是远景,而且是静态描写,一派安详宁静。五、六两句中写牧人从山中赶着牛群归来,猎马也驮着猎物回来。这些都是近处描写,而且“驱”“返”“带”“归”都是动态描绘。诗人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安详宁静的山秋图景。

27.【参考答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陶潜能够在这恬淡的田园生活中有所寄托,得到慰藉,显得悠然自得。而本诗中在闲适安逸的情调中,流露着作者的彷徨,孤独和苦闷的心情。其中“徒倚欲何依”一句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作者百无聊赖的彷徨的心情。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28.【参考答案】与对待落叶冷漠而又高傲的人进行对比。表明人类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豪华慷慨的赠予,或突出天真的孩子和睿智的老人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键语段作用题,答题时要注意,不仅要答出对比,还要能够结合文章内容说明对比的作用。

29.【参考答案】修辞: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表达效果:为文意的转折作铺垫。

【解析】本题是艺术手法类题型,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答题时注意要包含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尤其是修辞方面,要点出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并把修辞的作用解释清楚。

30.【参考答案】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行文思路的理解和整体把握。答题时要注意概括每一层的内容,注意语言的简洁。

五、教学设计题(25分)

31.【参考答案】

课题:《尊严》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读写“捶、僵硬、疲惫不堪”等生字词。

(2)学习文中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把握哈默的人物形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文中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把握哈默人物形象,以读促悟,提升语言感悟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体会尊严的价值意义,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尊严的价值和意义,懂得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教学重点:

学习文中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把握哈默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感受尊严的价值和意义,懂得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他的行为和做法,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尊严》(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解决字词

1.自主探究:学生自读,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桌交流,如“捶、僵硬、疲惫不堪”等,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反馈: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正音、析字形,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含义。如“捶”,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的“扌”跟这个字的意思有关,右边的“垂”跟这个字的读音有关。

(二)了解内容

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点名回答。

明确:文章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一)学习哈默与其他人的相同之处,体会他的艰难处境。

1.提问: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从哪些词句可以读出来?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相关词句做批注。

明确:他们都非常疲惫。逃难人: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哈默: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2.提问:你觉得与其他人比较,哈默的情况怎样?

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体会哈默的处境。

明确:哈默的情况更加糟糕。别的逃难者都是面呈菜色,可能只是很久没吃到好的食物而营养不良,或者是冷的,而哈默已经脸色苍白了,没有血色,可能已经生病了。而且他“骨瘦如柴”,“柴”说明他已经非常瘦弱了。

3.这是对哈默的什么描写?通过作者的描写,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要求:学生再次朗读相关词句,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明确:哈默此时经受着极度疲惫的煎熬,极度饥饿的折磨,他非常虚弱!

(二)学习哈默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体会他的尊严。

1.提问: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当杰克逊大叔做饭款待大家时,逃难人一句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起来,而哈默坚持干活后再吃饭。

2.提问:你觉得哈默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句子可以读出来?

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标出相关词句做批注,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学习。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出示句子:

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提问:这是对哈默的什么描写?“仰起头”体现了哈默的什么品质?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明确:这是对哈默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仰起头”体现了哈默的真诚、有礼貌。

(2)提问:说话的时候哈默内心会是怎么想的?

要求: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教师点名回答。

明确:没通过劳动换取的食物是别人的施舍,我不能接受别人的施舍,不能不劳而获,我要用自己的劳动得到食物。

(3)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出示句子: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提问:这是对哈默的什么描写?“顿时灰暗”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是对哈默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顿时灰暗”说明哈默听到没有活干时非常失望。

(4)“喉结上下动了动”又说明什么?

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哈默的状态。

明确:哈默此时非常饥饿,他需要食物。

(5)从句中的三个“不”字,你能感受到哈默说话时是什么语气?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哈默的语气。

明确:哈默说话的语气非常坚定。

(6)哈默如此饥饿,状况如此糟糕,他为什么不直接吃饭,而是要干活之后再吃呢?

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点名回答。

明确:他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而是通过劳动换取食物,这就是他的尊严。

(三)体会尊严的价值意义。

1.提问:杰克逊大叔是如何对哈默的?

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自主思考问题。

明确: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哈默,给这个年轻人找活干,最终不仅给他提供了一份工作,还把女儿许配给哈默。

2.提问:杰克逊大叔为什么会这样对哈默呢?

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点名回答。

明确:哈默高贵的品质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他真诚的语言、礼貌的行为、诚恳的态度赢得了杰克逊大叔的赞赏。

3.提问:如何理解“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意思?

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点名回答。

明确:虽然这个年轻人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他有尊严,他诚实劳动,讲究做人的原则,自立自强必将决定他拥有一切。他现在是精神上的富翁,因为他具有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超凡的人格力量,这必将也会使他成为金钱和物质上的富翁。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提问:正如杰克逊大叔所言,这个人真的成为了一个让全美国人乃至全世界羡慕的财富,成为石油大王。你认为哈默有尊严跟他后来成为石油大王有联系吗?为什么有尊严就一定能成功?

要求: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尊严不仅是一种人格,更是一种坚强的毅力,而这些正是保证克服困难所必须的。

五、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你觉得对于你来说,怎么做就是为自己赢得尊严?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总结:同学们,尊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面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尊心,一种责任感,是一种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的奋斗精神。就像哈默那样,从一件小事中也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我想,如果我们好好学习,做到“立责于心,履责于行”,自觉地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这就是责任感,这就是尊严。只要我们这么做了,我们也会是杰克逊大叔所说的富翁。

六、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出示有关尊严的格言,请学生读一读这些格言,试着仿照拟一条人生格言。

要求:可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两方面去思考。

明确:尊严,就是拒绝乞讨。

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

七、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请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2.收集哈默的有关资料和身边人维护尊严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六、案例分析题(12分)

32.【参考答案】

第一,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问答的形式一步步引导学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真正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模式。

第二,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学骆驼咀嚼、谈驼铃作用和询问骆驼去处这几件小事的学习,积极思考,参与课堂活动,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第三,语文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本教学片段中,教师还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小英子与妈妈的对话,以此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如此,教师还拓宽了阅读范围,请学生朗读《城南旧事》的片段,并且齐颂《童年,我心灵的故乡》,这样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四,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本片段教学中,该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象小英子的神情,并让学生看图猜小英子几岁,让学生交流谈驼铃作用、询问骆驼去处,并分角色朗读小英子和妈妈的对话,课堂活动十分丰富,能够启发学生。

七、作文(30分)

33.【解析】

本题的话题是“追求与放弃”,因为人类从未停止过自己不断追求的脚步,所以每天都会有新的东西产生,但是在拥有的同时,又会失去一些东西,而且这是一种必然。那么,如何处理好追求与放弃的关系?这是审题立意的关键。在追求的过程中,有得到又必然会失去。既然失去是一种必然,那么我们就要客观面对失去,甚至要善于舍弃。所以,本题的立意可以是:舍得“失去”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人生有“得”就有“失”;什么都想“得到”的人,往往什么也得不到,而懂得“放弃”的人,往往会收获到最丰美的果实;成功往往取决于正确的取舍。

【参考范文】

人生的一抹亮色

倾听春的莺歌燕语,感受自然的魅力,不是小草不懂得泥土下的安逸,只为了春的生机,擎出了一片新绿;倾听大海的潮起潮落,感受激越的旋律,不是水滴不懂得小溪的平静,只为了海的浩瀚,汇出了一望无际;倾听校园的书声琅琅,不是我们不懂得生活的梦幻美丽,只为了一个信念,追寻出最绚烂的轨迹。

茕茕孤鸿,漫漫黄沙,身穿嫁衣,怀抱琵琶的你,缓缓推开边塞的大门!这一刻,征战的号角,呼喊,厮杀戛然而止。你,离开汉宫,带着橄榄枝走进单于的幕帐之中,将你的思念、眷顾化作一颗泪滴滑过面颊,拨弄手中的琴弦,如泣,如诉,如歌。汉时的明月因你的眼泪沧桑凄美。没人知晓,你淡妆素面的走来,令多少官员如释重负,令多少宫女羞愧不语,从此你名垂青史,你追求了和平,放弃了幸福,成就了昭君出塞的美谈。

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一座“树仁学院”,圆了多少贫寒学子的梦想,一份教育的信念融入多少汗水与青春,一对古稀老人,赢得多少敬佩和仰慕。你们用“坚定”二字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你们更用行动诠释誓言无声。你们为百年树人,更树仁义于百年。钟期荣、胡鸿烈,你们追求了梦想放弃财富,你们抒写了香港教育的传奇。

你本是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在训练场上留下你矫健的身影,然而你却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了。你用生命回应了一个陌生人的呼喊,你用辉煌的陨落挽回了另一个生命。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人们手持菊花为你送行,你只能静静地躺在那里,无声无息。我们一直在追寻着生命的目的,你用纵身一跃,画出了人生最凄美的轨迹。孟祥斌,你追求了大爱,放弃了生命,你的勇气在白菊花的映衬下纯净、美丽。

追求像一匹老马,虽然不能驰骋千里,却可以一步一步攀到梦想的高峰,放弃似一块美丽的巨石,看似愉悦却很快坠落谷底。弃幸福,弃财富,弃生命;追和平,追梦想,追博爱,追求与放弃是一个人生的天秤,它的灵敏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上一下只在你的一念之中。莫迟疑,去追寻,追寻出人生的一抹亮色吧!

责任编辑:伍立华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上一篇: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模拟题(三)

下一篇: 没有了

>>更多悦读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模拟题(三)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模拟题(二) 如何写好议论文的例证【备考】 教师招聘语文笔试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分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