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招聘考试 | 教师资格证考试 | 特岗教师 | 网络视听
查看网络辅导课程
  第二节中学数学的教学原则和科学方法
  一、初中数学的教学原则和科学方法
  现行初中数学明确提出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训练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和“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中学数学的教学原则
  1.在实现数学课程目标方面
  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大众数学”的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在构建数学课程体系方面
  应努力建立一个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学数学课程体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在课程内容设置与要求方面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将致力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其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在数学教师的教学方面
  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中学数学的科学方法
  1.引导、发现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这种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故事、谜语及学生较熟悉的动态现象及身边事例为题材吸引学生注意力而设立,其创设的目的在于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通过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发现问题,从而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勇敢质疑、积极思维、主动探索,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造个性,引发思考。
  2.创设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种模式是在教师有意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对自己的发现进行论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解决,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必要的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积极探索思考论证,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模式的设置,不仅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手脑并用,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在教学完“统计”之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一次实践活动。首先,教师请小组学生统计同学们对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喜好情况,制成统计表,并对统计结果作合理的分析,给老师提出一些建议,做老师的好参谋。
  4.辅导自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学进行探索研究,教师的辅导显得更重要,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一定的提纲和思考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
  二、高中数学的教学原则和科学方法
  (一)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第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修系列课程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
  (二)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适当地转换、调整。同时,高中数学课程也应给学校和教师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制定课程发展计划,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三)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同时,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五)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我国的数学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数学与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因此,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近几年来,我国大学、中学数学建模的实践表明,开展数学应用的教学活动符合社会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设立体现数学某些重要应用的专题课程。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六)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
  我国的数学教学具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传统,新世纪的高中数学课程应发扬这种传统。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课程设置和实施应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例如,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中数学课程应增加算法的内容,把最基本的数据处理、统计知识等作为新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应删减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七)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但是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数学的现代发展也表明,全盘形式化是不可能的。因此,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八)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
  (九)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如把算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十)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面。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例如,过程性评价应关注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思想等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提出、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等过程的评价,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对于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要建立相应的过程评价内容和方法。
  本节的考点为初高中数学教学原则和科学方法,可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Copyright© 2004-2011 HTEACHER.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师网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