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招聘考试 | 教师资格证考试 | 特岗教师 | 网络视听
查看网络辅导课程

  第二章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命 题 架 构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感知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感受性及其变化的规律
   知觉的基本特征
   小学生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小学生观察力及其培养
   注意注意概述
   小学生注意的一般特征
   小学生注意特征的发展
   小学生注意的培养
   记忆记忆概述
   记忆的过程
   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及其培养
   想象想象概述
   想象的种类
   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思维思维概述
   思维的种类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言语言语的概述
   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
   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
   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
   考 情 追 踪
   从历年真题来看,本章是较为重要的一章,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感觉和知觉的概念、知觉的基本特征;注意的种类和特性;记忆的种类和记忆的过程、遗忘的规律;想象的种类;思维的种类、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小学生言语的发展。其中,直觉的基本特征、注意的种类、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部分重在考查考生结合教学实际运用这些知识点,应引起考生的重视。名 师 课 堂
   第一节感知
   认知过程的最初阶段就是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是人认识的开始,是人获得感性知识和经验的主要形式。通过感觉和知觉,人的其他高级、复杂的心理才能得以产生。因此,人要认识客观世界并形成主观世界,必须首先通过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然而一切较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我们正是依靠感觉把客观事物精确地分解为个别属性,并对其细微差别做出精细的鉴别。
   (二)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比感觉更复杂的反映形式。知觉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相加。例如,听一首歌曲,我们除了反映它的声音的高低、强弱和音色这些个别属性外,还反映这些属性之间在时间延续、空间定位和运动节奏变化等方面的联系和关系,从而组合成为曲调和旋律稳定、完整的一首歌曲,这就是知觉。所以,知觉和感觉的区别之一,就在于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性质。我们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越丰富,获得的信息越多,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
   (三)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感觉和知觉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第一,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通过感觉可获得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识;知觉是人脑对事物整体的反映,通过它可了解事物的意义,因而具体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第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生理活动过程,知觉的反映要借助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第三,从生理基础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在多种分析器的参与下,通过反映事物多种属性并整合后才形成知觉。
   感觉和知觉又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第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在头脑中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离开了当前事物的直接影响,便不可能产生任何感觉或知觉。而且,它们产生的主要映像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第三,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感觉只是在新生儿中才有,而在儿童和成年人实际的心理活动中,单纯的感觉是很少有的,总是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由于感觉和知觉的密不可分,因此,常将二者统称为感知。
   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感觉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根据刺激的来源,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可以将各种感觉分为物理的和化学的两种;从距离和非距离的角度,又可将感觉分为距离感觉和非距离感觉;临床上把感觉分为特殊感觉、体表感觉、深度感觉和内脏感觉四大类。比较常见的感觉分类,是从感觉器官的角度来划分,即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指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的个别属性,主要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五大类,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有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1.视觉
   视觉是由外界物体所发生的或反射出的光波作用于视分析器而引起的感觉。眼睛的视网膜是视觉的感觉器官。光线通过眼球达到网膜上的神经细胞,转化为神经兴奋并产生冲动,经过传入神经至大脑视觉相应区的枕叶,就产生了视觉。
   2.听觉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内耳耳蜗是听觉的感觉器官。耳分外耳、中耳、内耳,外部声波首先作用于外耳,外耳的耳郭和外耳道起聚集声波的作用,声波经过鼓膜进入中耳。中耳有三块听骨起传导作用,声波经听骨传入内耳。内耳耳蜗中的科蒂氏器上的感觉纤维,把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质颞叶的听觉中枢,便产生音高、音强和音色等感觉。
   3.嗅觉
   嗅觉是对物质固有的气味的感觉。嗅觉是由散布在空气中有气味的物质微粒作用于鼻黏膜中的嗅觉细胞引起的。当嗅觉细胞兴奋后,并由传入神经传达到大脑皮质的嗅觉中枢,就产生了嗅觉。
   4.味觉
   味觉是对物质的某些特征,如酸、甜、苦、咸等味道的感觉。它是由溶解在水中或唾液中的有味的物质引起的。有味物质作用于口腔(主要是舌)中的味觉细胞引起的神经兴奋,传入大脑皮质的味觉中枢而产生味觉。
   5.肤觉
   肤觉又叫皮肤觉,是对于物质接触皮肤的情况及温度的感觉。当外界有足够强度的、机械的、化学的、温度的或电的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就产生不同的皮肤觉。皮肤觉主要包括触觉、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感觉。
   6.机体觉
   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分析器位于机体的内部,如食道、肠胃、血管等的小壁内,神经兴奋由此产生,通过传入神经到达大脑皮质,就产生了如胃塞、胸闷、饥饿、恶心、呕吐等感觉。
   7.平衡觉
   平衡觉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这种感觉能够发出关于运动与头部位置的信号,反映运动速度的变化(如加速或减速),使人产生头部运动速度、方向或超重、失重的感觉。其感受器位于内耳部分的前庭和耳半规管内,当人的身体姿势发生变化的时候,内耳半规管处有一种特殊的液体(淋巴液)就发生变动,它给神经以刺激,这种刺激传到大脑皮质,便产生身体的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
   8.运动觉
   运动觉就是关节肌肉的感觉。它是传递人们对四肢位置、运动状态及肌肉收缩程度的信号的。例如,它传递了手臂与肩部或其他关节扭曲程度的感觉。这种感受器的器官散布在关节、肌肉和肌腱等神经纤维的深处。运动觉的发展对人的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知觉的分类
   一切物体都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存在着、运动着,人们对物体时间特性、空间特性和运动特性的感知,便形成了对客观事物的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总凭借一定的参照系来反映时间。它可以是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如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替、月亮的亏盈、季节的变化等;也可以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规律性的生理活动,如心跳、呼吸等。
   在时间知觉方面,人们往往会出现“长时短估,短时长估”的现象,即过高地估计较短的时间间隔和过低地估计较长的时间间隔。一般人对一秒钟左右的时间估计得最准确,短于一秒钟的时间常被高估,长于一秒钟的时间常被低估。
   情绪、兴趣和态度对时间知觉有直接的影响。对正经历的事件或活动,内容生动有趣,心情愉快,感到时间过得快;内容枯燥乏味,心情忧愁焦虑,则感到时间过得慢。对将要发生的事件或活动,如果是盼望的或喜爱的,总感到时间过得慢;如果是拒绝的或厌恶的,总感到时间过得快。
   此外,个人的知识经验,也影响人的时间知觉。成人的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总是优于儿童。有经验的老师能准确估计一节课的时间间隔。
   2.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和远近等特性的知觉。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触觉和运动觉来实现的。在知觉物体的形状时,首先必须形成的就是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大小知觉也是靠视觉、触觉和运动觉来实现的。在视觉中,大的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大,小的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小,根据网膜上视像大小便知物体的大小。视像的大小还跟对象的远近有关系,人可以根据距离远近保持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3)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方向的知觉,是靠视觉、触觉、运动觉和平衡觉以及听觉实现的。
   (4)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也就是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人们赖以形成深度知觉的各种条件,成为深度线索。人可以凭借生理线索(眼睛的调节、双眼视轴的辅合)、双眼线索和单眼线索(经验线索),结合触觉、运动觉等最终形成了人的深度知觉。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它依赖于物体运动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远近以及观察者所处的运动和静止状态等。运动知觉和时间知觉、空间知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运动知觉可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和运动幻觉。真动知觉就是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知觉。似动知觉是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网膜上邻近部位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运动幻觉包括诱导运动和自主运动。诱导运动是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自主运动是在缺乏外在参照的情况下,把静止的对象视为运动的一种幻觉。
   三、感受性及其变化的规律
   感觉的产生,首先必须有作用于各种感受器的适宜刺激。适宜刺激引起相应的感觉,需要一定的强度,如果达不到一定的刺激强度,便不能产生感觉,这就是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问题。
   (一)感受性的定义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分析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
   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类型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引起人的感觉,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即绝对感觉阈限越小,绝对感受性越大。反之,绝对感觉阈限越大,绝对感受性越小。这种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E=1/R
   其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可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有机体的状况而有所不同,活动的性质、刺激强度、刺激持续的时间、个体的自身状态等等,都会影响绝对感觉阈限。
   3.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如果刺激量发生了变化(增多或减少),也会引起感觉的变化。但是,并不是刺激的所有变化都会引起感觉的变化。只有当刺激变化到一定量时,才能使我们感觉到差别。能引起这种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对差别感觉阈限的感受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二者在数值上也成反比关系。即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大;反之,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小。
   产生最小差别感觉,刺激物的变化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为:
   K=ΔI/I
   其中,I为原刺激量,ΔI为刺激物的变化量,K为常数,即韦伯常数。
   这一公式就是著名的韦伯定律。研究证明,韦伯定律只是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且不同的感觉,韦伯常数是不同的。
   (二)感觉相互规律及其应用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分析器都是有一定的感受性的,都能感受一定的刺激。但分析器对于刺激的感受会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物的连续作用下,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分析器如果受到强烈刺激的持续作用时,感受性就会降低,反之,当受到微弱刺激的持续作用时,感受性就会提高。例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嗅觉的适应;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皮肤感觉对温度的适应。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如同一个灰色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下显得暗,而放在黑色背景下则显得亮。继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如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
   3.感觉的相互作用
   人们在清醒的状态下,总有着各种不同的刺激同时或相继地作用于人的分析器。感觉的相互作用就是指一种分析器在其他分析器的影响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是很复杂的,不过却有一条基本规律——某一分析器受到微弱刺激时,可以提高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反之,强烈地刺激某个分析器,则能降低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二是不同感觉的补偿与协作。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某种感觉缺失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的发展来加以弥补,感觉的协调也是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一个方面。在生活中,不同的感觉常有特定的互相协作和互相补充的关系,如尝出美味需要味觉和嗅觉的合作;只有当看到柔美的舞姿与听到和谐的音乐相结合时才能增强人的美感。
   四、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例如,我们看到一个陌生人,不可能只是看见对方的某些部位,而是整体地认知把握他。
   (二)知觉的选择性
   环境是复杂多样的,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种把对象从背景区别出来的特性即是知觉的选择性。例如,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了背景。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从客观方面来说,有刺激物的变化、对比、位置、运动、大小程度、强度等;从主观方面看,有经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
   (三)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当前事物的时候,人总是在以往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词为工具,对该对象进行加工,并以概念的形式表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之为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依赖于人的过去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愈丰富,知觉愈丰富。例如,有经验的医师能从模糊不清的X光照底片上发现病兆。对事物知觉时,也受言语的影响,言语的提示有时如知识经验对知觉的影响。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你认识的某个人在马路上走,从高楼上往下看,你仍然知道他是某某;在教室里,面对着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的,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你仍感知它们是方形的。
   五、小学生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7岁儿童的各种感觉已有较好的发展。研究表明,六七岁的儿童脑重量已达到成人的90%,大脑皮层的枕叶、颞叶、顶叶、额叶逐渐成熟,但感觉和知觉的发展还没有完成。
   (一)视觉的发展
   小学生视觉发展主要表现在颜色视觉、视敏度和视觉感受性等方面。六七岁的儿童基本已能辨别红、黄、蓝和绿等基本颜色。小学期间,儿童的视敏度(视觉调节能力)已有较好的发展,10岁儿童眼球晶状体屈光度的变化幅度最大,能力调节最强。在此期间,儿童的视觉感受性获得了显著的发展,7岁儿童的颜色差别感受性为100%,而10—12岁和7岁儿童比较起来,增长率可提高60%。
   (二)听觉的发展
   儿童的听觉感受性同样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研究表明,儿童辨别音高能力的高低,从6—19岁有显著提高。若以6岁儿童辨别音调的能力为单位,那么19岁则为5.2。
   (三)空间知觉的发展
   六七岁儿童,空间知觉已有所发展。一般能够正确地辨别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也能够较好地辨别前后、上下、远近,但对于左右方位,则常常要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方能正确辨别。在正确的教育下,到三年级以后,已能在词的水平上很好地辨认空间概念了。在整个小学学习期间,空间知觉的发展对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四)时间知觉的发展
   儿童正确认识时间长度、单位、顺序和关系等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言语水平。因此,儿童的时间知觉发展较迟。小学期间,儿童能够掌握度量时间的单位和关于时间的比较系统的知识,学会了用自己的言语正确地表达各种不同的时间关系,但受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那些与小学生活水平距离甚远的概念,如纪元、光年等,他们往往难以理解。
   六、小学生观察力及其培养
   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又叫观察。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同时,又是成功地完成学习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明确观察目的,提高观察效果
   要进行观察,首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要明确在观察中应了解什么情况,收集哪些资料以及解决什么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把注意集中到所要观察的对象上,才能有的放矢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这与盲目的、走马观花式的观察,效果大为不同。
   (二)制定观察计划,提高观察的条理性
   周密的观察计划能保证学生的观察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观察更全面。此外,观察某个现象之前,要让学生具有关于对象的知识,有关知识愈丰富,则观察愈深入,观察到的东西也愈多。
   (三)观察过程中要进行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或对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进行比较,以发现事物间的异同或事物的发展规律。小学生观察的一般特点是:观察对象多,观察背景少;笼统的观察多,仔细的观察少;无顺序的观察多,按顺序的观察少。因此在观察中对小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本节属于考试中较为重要的一节,重要的考点有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以及知觉的基本特征。其出题形式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以及简答题。
   第二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人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每一瞬间,人的心理活动都往往有选择地集中在某一对象上,对它作出清晰的反映。例如,小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专心听老师讲课,他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并集中在教师的讲课内容上。人处于注意状态时,心理活动总是指向并集中于一定的对象,或者感知着某种现象,或者回忆着某件往事,或者思考着某个问题,或者想象着某种形象。
   一般认为,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有特性。当人在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往往伴有情感、情绪的体验,还有意志活动的参与。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能动性的表现,它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例如,学生集中注意解答数学题时,他的思维便处于积极状态,思维活动集中于解决数学问题而离开其他问题,使思考的问题更容易解决。
   (二)注意的种类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而且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叫作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往往是在周围环境变化时产生的,在某些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下,人就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感觉器官朝向刺激物,并且试图认识这些事物。例如,全班同学正在聚精会神地听教师讲课,突然有个同学不小心将书掉在地上,发出“啪”的一声响,这时同学们会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转向发出声响的地方,这样的注意就是无意注意。
   有的研究将无意注意称为消极注意,因为无意注意缺乏个人的努力和积极性;有的研究则将之称为情绪注意,突出了无意注意同情绪、兴趣、需要之间的联系。
   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变化以及新异性,这是客观的方面;二是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这是主观的方面。
   2.有意注意
   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叫作有意注意,或称作积极注意、意志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服从于一定的活动任务的注意,它受人的知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
   有意注意是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和方法有:
   (1)加强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意志的努力;
   (4)智力活动与实际动作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做笔记有利于学生保持对学习内容的专注度;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用笔尖指着地图上的山脉、河流、公路等,效果比教师自始至终讲要好很多。所以,应当将注意的对象作为实际活动的对象。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心理活动对于个人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也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例如,一个人在开始从事某项生疏的、不感兴趣的工作时,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将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项工作上,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这项工作渐渐熟悉,并产生了兴趣,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保持注意,这时,有意注意就发展成为有意后注意了。
   (三)注意的特性
   1.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又叫注意的持久性,就是指在一定的事物或活动上注意持续的时间,持续时间长则稳定性高,注意的时间短则稳定性低。客体内容丰富、新颖又富于变化有助于注意的稳定,个人的身体状况以及主体对客体的兴趣和态度也都影响着注意的稳定性。
   2.注意的集中性
   注意的集中性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持有的聚精会神的程度。当人们专心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在意识中极其鲜明清晰地反映这一事物,而周围的其他事物则模糊不清。
   3.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知觉客体的数量。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受到客体本身、主体的知识经验以及活动任务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上。影响注意分配的重要条件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中,有一种是必须注意的,而其他活动则是熟练地“自动化”了,无需意识控制。
   5.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例如,第一节课听语文,第二节课听数学,就需要注意的转移。一般说来,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以及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
   二、小学生注意的一般特征
   (一)小学生的注意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这一点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神经系统活动的内抑制力还没有发展起来,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无意注意仍然起到主要的作用,他们为数不多的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迫”的。例如,小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之所以能坚持有意注意,往往是由于教师和家长的监督。随着年龄的增大,大脑不断发育成熟,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能更好地协调起来,有意注意逐步发展起来。到了四五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基本上占主导地位,他们逐渐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使有意注意由“被迫”状态提高到自觉状态。不过,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无意注意仍然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来为教学服务。
   (二)小学生对事物的主要本质方面的注意也有所发展
   就引起学生注意的动因而论,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那些具体的、直观的客观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不过,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和知识水平逐渐提高,以词为基础的第二信号系统逐步完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也相应提高,对事物抽象的、本质的注意也随之发展起来。这对小学生的注意力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词、语言和第二信号进行的,直观形象的东西仅仅起到辅助作用。
   (三)小学生的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在课堂上,如果小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内容十分感兴趣,便会全神贯注,面部表情一本正经;体育课或音乐课上的游戏或欣赏,能使学生手舞足蹈。这说明小学生容易为一些新鲜刺激而激动,流露出各种各样的外部情绪色彩。这一特点给教师带来了便利,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情绪反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有利于教学的完善和改进,促进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小学生注意特征的发展
   前面提到,注意的特性主要有: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小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这些注意的特性得到不断的发展。
   (一)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心理学实验表明,在一般情况下,7—12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10—12岁儿童为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儿童在30分钟左右。
   注意的稳定性并不是注意的静止性,注意集中的时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往往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个性、兴趣、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课堂组织紧凑、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方法得当,这样有助于延长学生的注意时间。
   (二)注意集中性的发展
   在整个小学期间,学生注意的集中性是在逐步发展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的集中性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注意集中的深度不足,他们能观察具体形象的事物,而不善于观察抽象概括的教材;二是注意集中的时间较短,上课时常常出现走神、开小差的情况。教师应充分利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规律来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正确引导学生注意集中性的发展。
   (三)注意范围的发展
   小学生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活动水平。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缺乏、经验不多,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还未发展完全,其注意范围较为狭小。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帮助学生扩大注意的范围: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教材;将学习内容整理为系统、有条理、组织严密的材料;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条件等。
   (四)注意分配的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一年级学生一般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叫他们一边听讲一边抄写笔记是不容易办到的。到了三年级,学生才慢慢开始习惯把注意同时分配在听讲、抄写和思考上。
   (五)注意转移的发展
   由一节课转移到另一节课,由一门作业转移到另一门作业,小学生注意的灵活转移能力在教育与教学中得到发展。实践观察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无意注意占主导优势,往往活动转移了,他们仍然惦记着刚才的活动中的有趣情景;随着思维与内部语言能力的发展,三四年级以后,小学生的注意灵活能力才越来越显著,注意转移的特征才成为一个个体的心理品质而逐步稳定下来。
   四、小学生注意的培养
   注意贯穿于全部心理活动的过程之中,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发展智力上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良好的注意是十分重要的。
   (一)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无意注意有弊有利,既可能造成学习上的分心,也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在培养小学生注意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控制引起注意分散的因素
   教室周围的环境要尽量保持安静,室内的装饰也应简单清爽,教师的服饰也不宜过于华丽,也不要有过于夸张的表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地运用直观教具,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此外,教室内的光线、空气、课桌椅的高矮等,都应调整至适宜状态。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把教材讲得明白易懂,生动有趣,要防止教学方法的单调呆板,以免学生失去兴趣。实践表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
   3.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感到有兴趣
   凡是能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上增加新的知识的事物,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进行教学,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努力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不是由学习活动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学习活动的目的、任务和结果引起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使他们能控制自己,将注意集中到应当注意的对象上来。
   (三)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过多要求学生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就容易引起疲劳,从而导致注意的分散;如果单纯依靠无意注意来学习,又不可能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教师应当掌握好两种注意之间的关系,利用两种注意的转化规律来组织教学。
   本节的重要考点有注意的种类、特性以及小学生注意的一般特征、小学生注意的培养等,考生在备考时要以多种题型多角度对同一知识点进行把握。
   第三节记忆
   一、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所谓经历过的事物,是指在过去的生活和活动中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人脑不仅能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事物,而且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的时候,在脑中留下痕迹,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还能重新再现出来,这就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划分
   (1)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就是以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事物的具体形象,包括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声音以及物体的活动变化等,如人物的音容笑貌、音乐的旋律、各种气味和味道等。它们是以表象的形式在头脑中存储的。形象记忆又可以根据主导分析器的不同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味觉形象等记忆。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所擅长的形象记忆也是不同的,如画家擅长于视觉形象记忆,音乐家则擅长于听觉形象记忆,美食家则擅长于味觉形象记忆。
   (2)逻辑记忆
   逻辑记忆也叫词语记忆,即以语词、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所保持的不是具体事物的形象,而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定义、公式、定理。这种记忆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较高级、复杂的记忆形式。例如,对各门学科的概念、定理、公式、学科体系的记忆,都是逻辑记忆。
   (3)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以亲身感受和深切体验为方式的记忆。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所碰到的快乐情景或痛苦遭遇,往往会牢固地在头脑中保留下来,强烈的情绪容易保持长久且容易再现。例如,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愉快心情的记忆,就是情绪记忆。
   (4)运动记忆
   运动记忆亦称“动作记忆”,是以过去从事和做过的运动、动作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形象记忆,其生理机制是动力定型的建立和巩固。例如,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和武术家高难度动作的掌握,都是运动记忆的结果。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划分
   随着信息加工理论对记忆的研究,一些心理学家根据从信息输入到提取所经历的时间间隔不同及编码方式不同,把记忆分为三种系统,或称三级信息加工模式,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是指当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印象一瞬间就急速消失的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根据研究,视觉的感觉记忆保存时间在1秒以内,听觉的感觉记忆保存时间在4—5秒以内。
   (2)短时记忆
   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信息在头脑中保持1分钟以内的记忆叫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保持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2.5—20秒。如拨电话时,对新查出的电话号码的记忆,就属于短时记忆。一般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有限,大体上是7±2个组块,这个数量是相对恒定的。
   (3)长时记忆
   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最有意义的就是长时记忆。它是学习材料经过多次复习后保持在头脑中的记忆。长时记忆既可以是短时记忆复述的结果,也可因印象深刻一次获得。
   (三)记忆的生理基础
   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记忆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和恢复。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或获得、保持或遗忘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巩固或消退,再认或再现是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暂时神经联系是记忆的生理机制。
   人类的记忆与动物的记忆有本质不同。由于词的参与,人不仅对具体事物形成暂时神经联系,而且还可以对词形成暂时神经联系,从而使人的记忆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记忆形式简便易行,也使人的记忆更为积极、自觉。
   二、记忆的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基本环节,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完整统一过程。
   (一)识记
   识记是记忆的开端,指信息的编码。识记的好坏直接影响记忆的效果。识记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是否有明确目的,可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1)无意识记
   无意识记也叫不随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未经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识记。例如,看过电影《董存瑞》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看电影时并没有刻意地去记住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但董存瑞的形象却始终难忘,这就是无意识记。
   教学中,正确使用无意识记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教学中过分强调无意识记会失去教学宗旨,迷失教学方向。
   (2)有意识记
   有意记忆又叫随意记忆,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任务,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识记。我们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各种技能需要有意识记。例如,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记外语单词、数学公式、定理等,这就属于有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获取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一般而言,有意识记的效果要优于无意识记。彼得逊对两组被试在有意和无意的情况下进行识记16个单词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有目的组当时记住14个单词,两天后记住9个单词;而无目的组当时只记住10个单词,两天后仅记住6个,前者明显要优于后者。
   在有意识记中,识记的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到识记的效果和方法。
   2.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识记又可以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学习者能否了解其意义,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1)意义识记
   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叫作意义识记。例如,在弄清一首古诗每句含义及整体中心思想的前提下,背诵这首古诗,就属于意义识记。
   (2)机械识记
   识记的材料无意义,或虽有意义但我们不理解,主要是依靠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识记叫作机械识记。例如,我们对历史年代、人名地名、电话号码、外语单词这些材料的识记,都属于机械识记。
   机械识记虽是低级的识记方式,但它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在学习生活中,总有些材料是无意义的或意义较少的,还有一些材料本身虽有意义,但学习者一时还难以理解,这就不得不采取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识记。
   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是两种基本的识记方法,二者也是相互联系的。意义识记是以机械识记为前提,机械识记是以意义识记为引导。有些无意义材料可以意义化后再进行记忆。例如,富士山的高度为12365英尺,等于一年的月份数和天数写在一起,这样便容易识记了。
   (二)保持和遗忘
   1.保持
   保持不仅是对识记的进一步巩固,也是实现再认或回忆的重要保证,从信息论的观点看,保持是信息的编码、存储的过程。
   经验的保持是变化的。首先,保持的内容在数量上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发展,保持量呈减少的趋势。其次,保持内容在质量上也是有变化的,原识记内容中的某些细节,特别是不太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保持中的内容通常比原识记的内容更为完整、更有意义,保持中的内容将原识记的内容的某些特点夸张、突出,使之更具特色。
   2.遗忘
   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是错误的再认或再现称为遗忘。
   最早对遗忘现象进行研究的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他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平衡的,遗忘进程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随后便趋于平稳。也就是说,刚识记完后遗忘得快,一段时间后逐渐缓慢,当到一定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
   记忆是否能得到恢复,受遗忘的性质的影响。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两种。暂时性遗忘是指对识记的内容一时想不起来,但在适宜的条件下还能再认或回忆,如提笔忘字。永久性遗忘是指对识记的内容没有复习而造成了痕迹的消退,如果不重复识记或复习,永远不能再认或回忆。
   (三)再认和再现
   再认和再现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以信息加工观点看,它是提取信息的过程。再认、再现直接反映记忆的效果。
   1.再认
   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识别它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这种现象叫再认。例如,我们能一眼认出久别重逢的挚友。
   再认受识记保持的巩固程度的影响,也受当前客观对象与以前经历过的事物的相似程度的影响。识记、保持愈巩固,再认愈容易;相似性程度愈高,再认愈容易。
   2.再现
   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够在脑中浮现,这种现象叫作再现,也叫回忆。例如,阔别多年的亲人,只要有人提及他们,我们就会想到他们的音容笑貌。
   根据再现有无预定目的,可以将再现分为无意再现和有意再现。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再现,叫无意再现,如“睹物思人”;有一定的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自觉发生地再现,叫有意再现,如“苦思冥想”。根据再现是否需要中介性联想,又可将有意再现分为直接再现和间接再现。直接再现是由当前事物直接唤起过去的经验,例如一位数间的加减乘除的结果在脑中的再现,就属于直接再现;间接再现是指通过中介性联想方能唤起过去的经验,例如“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就是间接回忆。
   一般而言,再认比再现容易。能再现的必能再认,可以再认未必能再现。平时考试中,回答多项选择题和单纯填空题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单纯填空题的难度明显高于多项选择题。
   三、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及其培养
   (一)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正在发生着本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小学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
   学前期是儿童无意识记快速发展的时期。进入小学后,其无意识记继续发展。小学生的有意识记是在三年级以后逐渐占主导地位。学生要完成学习任务,就必须发展有意记忆,使记忆服从学习任务,不断提高记忆的质量。
   小学教师既要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有意识记,促进儿童有意识记的发展,也要重视和提高小学生的无意识记,因为他们的很多知识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无意识记获得的。
   2.小学生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发展
   从机械识记占主导地位向意义识记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又一特点。由于意义识记与逻辑思维的理解能力有密切关系,因此这个主导地位转化的关键年龄,往往与理解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致,大致在三四年级。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记忆材料或学习要求的不同,两种识记方式对小学生都是必需的。因此,小学教师既要重视学生意义识记的培养,也不能忽视机械识记的作用。
   3.小学生形象记忆和逻辑记忆的发展
   小学生的知识经验较少,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具体形象的记忆的作用非常明显。在教学影响下,词的抽象记忆不断发展,随着知识的丰富和智力的发展,逐渐超过对具体形象的记忆能力的增长。
   在教学上,学生所学的知识绝大部分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对学生来说都是间接的东西。小学教师应注意尽量以直接的感性材料做支柱,学生才能理解。
   (二)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记忆发展对他们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
   1.培养小学生有意识记的能力
   小学生的识记目的和任务大多是由教师提出,这不能完全适应他们的学习。为了促进小学生有意识记的发展,老师应逐渐要求儿童自觉、独立地提出识记的任务,由被动识记转为主动识记,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能自觉的督促检查自己的识记效果,甚至不知道怎样才算是记住了所学的功课。教师还应逐步教会学生自觉地检查自己的实际效果,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2.培养小学生意义识记的能力
   学生认知事物,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主要依靠思维活动配合下的意义识记。因为意义识记有智力活动的积极参与,识记的效果最好,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教材,另外还要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如意义联想、组织策略等,促进其意义识记的发展。同时也要适当训练他们的机械识记能力。
   3.及时组织复习,防止遗忘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防止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及时的复习。小学教师每天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分阶段复习,就是应用了及时复习的办法。另外,从复习的效果来看,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分散复习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集中复习是集中一段时间重复学习。对于多数学科而言,分散复习更有益于保持。
   本节的重要考点主要有:记忆的种类、过程,遗忘的规律以及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主要的出题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以及简答题。
   第四节想象
   一、想象概述
   (一)想象的定义
   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能感知到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事物,或者追忆起曾经感知过的事物,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事物的新形象,人脑的这种机能就是想象。想象就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二)想象的生理基础
   想象是大脑皮层上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想象同人的其他心理活动一样,是人脑的机能。人们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在大脑皮层上留下许多痕迹与痕迹之间的暂时神经联系。大脑皮层上的暂时神经联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不断地变化、补充和改组。想象是对大脑皮层上原有暂时神经联系的重新组合而形成新联系的过程。
   (三)想象与实践
   想象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想象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必要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想象可以引导和导致人的实践活动;(2)想象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3)想象的内容和水平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小学生的想象是在教学活动和各种课外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他们理解教师讲授的教材内容需要想象,完成学习后的作业需要想象,进行课外的科技活动和游戏也需要想象。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自己的创造过程,儿童的想象就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因此,想象能力不是天生的,要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就要组织儿童参加富有想象的活动。
   二、想象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想象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最常见的一种分类是根据想象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计划性程度,将想象分成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两类。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例如,小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又叫随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努力地进行想象。这种想象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方向性,人在想象过程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一直控制着想象的方向和内容。例如,小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在头脑中构思他要描述的场景,就属于有意想象。
   (二)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者加上一定图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再造出事物的形象的过程。例如,根据教师的描绘而想象北极的风光,就属于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根据创造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例如,作家在构思故事情节时的想象,艺术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的想象,都属于创造想象。
   3.幻想
   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它所创造的是人类所期望的未来的事物形象。例如,科学家想象着将来科技发展的情况,师范院校的学生想象着未来的教师生活等,都属于幻想。
   幻想有两种:一种是符合客观事实发展的,有可能实现的幻想,属于积极的幻想,例如,儿童幻想将来当飞行员或科学家等,都属于积极的幻想;另一种是不符合客观现实发展的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例如,有的儿童幻想能学会一种魔术,能从远处取到食物,就属于消极的幻想。积极的幻想可以成为推动儿童积极学习、钻研科学的动力;而消极的幻想却能使儿童放松学习,甚至沉湎于有害的活动中,而影响其身心的发展。
   三、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入学前儿童的想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占优势。小学生入学后,在教学的影响下,想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是十分生动的。
   (一)有意想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小学生按照教学目标的目的产生符合教材内容的想象,因此,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就增长起来。例如,教师要求学生有系统地、生动地讲述课文,要求学生根据作文的题目进行构思,以及根据习题所出示的条件去寻找解题的方法和答案,所有这些要求学生有意地进行想象,从而使有意想象不断得到发展。
   (二)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想象的复杂性、概括性、逻辑性的水平,还是不高的,他们对于不熟悉的事物,想象总是简单而缺乏的。低年级的学生的想象富于模拟性和再现性,他们想象的内容多属于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重现;中年级儿童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渐增多,在学生的作文中就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对未来的生动想象。
   (三)想象逐渐趋于现实性
   刚入学的小学生的想象中有很多不符合现实的内容,在教学的影响下,小学生想象的现实性也在发展。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二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的缺乏,他们的想象往往有很多东西是脱离实际的;三四年级以后,他们的想象才能较为确切地反映现实事物。
   四、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发展智力的重要组成成分,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小学生的表象
   表象是想象的材料,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必须首先丰富小学生的表象,而丰富小学生的表象,首先是组织小学生的观察,通过各种观察积累形形色色表象的素材,才能为想象提供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内容让小学生观察各种实物和图片,并在课外布置一定的观察任务。简单的观察,不一定能积累深刻而且完整的表象,只有把观察变成活动的任务,并且要求小学生根据观察的材料进行想象,这样才能使表象达到深刻和完整。
   小学生想象的材料,一方面是通过对实物、照片、图画等的观察而获得;另一方面是借助于教师和教材中生动的语言描绘而获得。因此,注意教师的语言和教材文字的直观性,使其符合儿童思维水平发展的水平,这对于小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和发展想象的能力都是很重要的。
   (二)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语言可以促进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小学生本身的语言表达也是促进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条件。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思维、想象和有声的语言之间还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让低年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篇课文或者诗歌,就比只用默读的方法更能激起他们的想象。
   不但口头表达可以促进想象,书面表达如作文、日记等也可以促进想象力的发展。所以,要把想象力的发展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本节的常考点有想象的种类以及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多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第五节思维
   一、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它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特点。
   1.间接性
   思维活动不反映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于语言、表象、动作这些媒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这就是思维的间接性。例如,我们不能直接感知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但是通过这个人的言谈举止,则基本上可以做出判断。
   2.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思维在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将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形成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例如,在儿童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及其诸多属性之后,经由分析,抽象出人的本质属性并加以概括,就形成了对人的本质认识,即使用语言,并会使用和制造工具。
   其二,思维不仅能揭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还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即规律。例如,借助思维,人就可以认识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间的关系等。思维的概括性在思维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人类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具体事物的依赖性,这就大大拓展了人的认识范围,而且也加深了人对事物的理解。
   (二)思维的基本过程
   思维的基本过程或称思维操作,是对复杂的信息加工的过程,它以已知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系统化和具体化等。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1.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指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把事物包含的各种属性、特征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例如,儿童喜欢拆卸玩具,其实那就是在分析。综合是和分析相反的思维过程,是指在思想上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结合起来。例如,把文学作品的各个情结连成整体的画面,就属于综合的过程。2.比较、概括和系统化
   比较是指在思想上将各事物加以比较分析,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例如学生在识记、理解知识时,通过比较知识点,就能记得牢。概括是在思想中把抽象出来的各种事物的共同属性、本质特征结合起来的过程,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综合。系统化是指把各种事物归入一定的顺序,确定它们的关系和联系,是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把生物分成动物和植物两大类,动物又可以分为脊椎动物、节足动物、软体动物……脊椎动物可再分为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
   3.抽象和具体化
   抽象是在思想上将各种事物、各现象的共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而舍弃各自的非本质特征的过程。具体化是指在思想上将抽象概括出来的知识应用于具体事物或具体情境的过程。具体化是是否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标志。
   (三)问题解决
   问题是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解决问题时,你所知道的与你所需要知道的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这个差距就是问题空间。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消除这个空间。这需要通过发现和取得必要的信息来完成。一道几何题目就是典型的问题。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迁移
   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例如,学会了骑摩托车再学开汽车就要容易些;学会了骑自行车反而影响学骑三轮车。这些现象都是迁移的表现。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例如,毛笔字写得好的学生,钢笔字往往也会写得不错。负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阻碍或干扰的影响。例如,学过汉语拼音的学生在初学英文时往往有一些困难。
   2.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作原型。作为原型的事物或现象多种多样,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例如,人类受到飞鸟和鱼的启发发明了飞机和轮船,受蒲公英轻飘飘随风飞行的启发制成降落伞。
   3.定势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惯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4.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例如,对于电吹风,人们一般认为它是吹头发用的,其实它还有多种功能,可以用做衣服、墨迹等的烘干器;砖,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建筑,然而它还可以用来当武器、坐凳等。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5.个性特征
   从事问题解决活动的是人,是有个性特征的人,人的个性特征对问题解决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个有远大理想、富于自信、有创新意识、勤奋、乐观、勇敢、顽强、坚韧、果断、勇于进取和探索的人,能克服困难去解决许多疑难问题;而一个鼠目寸光,畏缩、懒惰、畏难、拘谨、自负、自卑、遇事动摇不定的人,解决问题往往会半途而废。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积极的进取心。
   二、思维的种类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心理现象,至今在心理学中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维分类系统,一般是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思维的种类。
   (一)按个体思维的水平和凭借物的不同划分
   1.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凭借直观感知和实际行动解决问题的思维。通过直观动作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以实际操作为手段,例如修家电时常常会运用动作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解决问题的思维。以具体概念为支柱,这种具体概念与事物的表象有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形象性。例如,让幼儿回答“马是什么”,幼儿会首先在头脑中浮现出骑马或马拉车的形象,然后才能回答,这就是具体形象思维的典型形式。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也称抽象思维。它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以言语为工具,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二)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划分
   1.集中思维
   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已知条件朝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答案或解决方案时,才会有集中思维。例如,警察在侦破重大刑事案件时经常采用这种思维方式。
   2.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在思考过程中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起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假设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各种回答。例如,要求回答砖的用途,可能的回答有盖房子、砌墙、筑路、搭炉灶、砸东西、压纸张等用途,这些答案不局限于砖只能建筑的一种用途,而是发散到了各个方面。
   (三)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不同划分
   1.常规思维
   常规思维是用通常人们用的方法和固定地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学生学了一个公式定理,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用这个公式定理去做习题就属于这种思维。
   2.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应用创新的方案或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艺术家进行新作品的构思,就属于创造性思维。
   三、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小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不是立刻实现的,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1.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但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低年级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要求低年级学生指出概念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常常是比较困难的。只有在中、高年级,小学生才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
   2.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但是仍然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低年级学生虽然已学会一些概念,并能进行判断推理,但是还不能自觉地来调节、检查或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他们常常能够解决某种问题,却说不出自己是如何思考、如何解决的。这是由于对思维本身进行分析与综合是和内部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只有在正确的教育下,教师指导学生逐步从大声思维(讨论)不断向无声思维过渡的时候,学生自觉地调节、检查或讨论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才逐步发展起来。
   3.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不平衡性表现为个体发展的差异,也表现为思维对象的差异。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在不断提高,小学生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逻辑成分的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发展的一般趋势。但是具体到不同的个体及不同的思维对象时,这个一般的发展趋势又常常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例如,在数学教材的学习中,小学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抽象水平,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但是在历史教材的学习中,仍旧停留在比较具体的表象水平上,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还有很大的困难。又如,小学生已能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而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可是,当开始学习分数的概念和分数运算时,如果没有具体事物的支持,他们就会感到很困难。
   4.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在这个过渡中,存在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这个关键期在小学四年级(10—11岁)。如果教育条件适当,这个关键期可以提前到三年级。反之,关键期也可能推迟到来。
   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认识客观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认识活动,是小学生学习知识和品德所不可缺少的心理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是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二是要具有善于思维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依靠后天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考虑到学校教育的整个计划、教材的内容、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等各方面的配合。
   (一)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的情景
   思维都是由问题而引起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首先要创设问题情景,使儿童发现问题,并激起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要求。
   该如何培养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一种方式是教师在课前布置活动性的作业,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教师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讲授新知识,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使学生产生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三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向前发展。
   (二)丰富学生必要的感性知识经验
   思维是凭借一定的知识进行的,知识经验愈丰富,思维的领域就愈广阔,就愈易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仅如此,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不同还将形成一种定势,左右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趋向。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指引学生的思维,必须首先给学生必要的感性知识经验,让学生观察一定的实物或模型,获得对事物具体、感性的认识,为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素材。
   (三)引导或指导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思维的能力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要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就要指导和引导他们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中引导儿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要引导他们对所授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综合,进行比较、抽象和概括,以形成科学的概念和判断;就是引导他们对所发现的问题树立各种假设,并逐个去检查这些假设,以求得正确的结论。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自己独立地解决思维的课题,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思维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一种心理活动。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密切相关,发展小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可以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本节的重要考点有思维的种类、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以及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第六节言语
   一、言语的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言语和语言是相通的,但科学地讲,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首先明确提出来的。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人们用以说(包括写)和存在于所说(或所写)中的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言语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言语一般分为三类:口头言语,即说出的言语和听到的言语;书面言语,即书写的言语和阅读的言语;内部言语,即未发出声音的言语。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都是外部言语,就是能通过分析器官被别人所感知的言语。内部言语是隐蔽的,在我们不出声地进行思考时,内部言语就是我们的思想的物质外壳。这三种言语既相互区分,又紧密联系。
   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言语交际,初步具备了口头言语的表达能力;入学后,不仅口头言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小学生言语发展的总趋势是由掌握字发展到掌握词和句,再发展到掌握初步的语法规律,最后发展到领会基本的逻辑思想。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物质外壳。首先,思维活动是借助语言这一工具实现的。语言是由词构成的,词具有概括性这一特点,通过词人们才能把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概括出来。其次,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内容是观念的东西,它必须具有可感知的物质形式,才能表达出来。虽然人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如打手势、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最方便、最完善的表达内心世界的物质形式还是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构成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是思维的结构,而词义正是概括的思维或概念。人们只有用某种语言来进行思维,这种语言在社会中才具有存在的价值。
   二、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
   口头言语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对话言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直接进行交际的言语活动,二是独白言语,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言语活动。
   研究表明,6—7岁的儿童已经掌握了2500—3500个口头词汇,他们能运用这些词汇正确地造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言语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入学后,小学生口头言语水平得到迅速发展。实际调查显示,小学生口头言语水平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是以对话言语占主导地位,独白言语不发达,学生说话常常不合语法。第二级是对话言语向独白言语过渡并逐步达到以独白言语为主要形式。第三级是口语表达能力初步完善,学生说话合乎一定的语法规则,前后连贯,主次分明。在正常的教育条件下,一年级末的小学生可以达到第一级水平,并向第二级过渡;二、三年级一般属于第二级水平;四、五年级则处于第三级水平。不过,小学生的口头言语水平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造成这种个体差异的原因很多,客观上是教育条件存在着优劣,主观上是学生的发音、词汇以及表达的完整程度的差别。其中,学生说话的习惯,如敢不敢说话、爱不爱说话、说话时能否组织内容等,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口头言语水平的发展。
   小学的各科教学,尤其是语文课的教学,应当积极促进小学生的口头言语发展。具体说来,就是从字音、词汇、句子三方面去严格要求学生。第一,语音方面,要求学生发音准确。学前儿童已经掌握了一些正确的发音,但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受方言影响较大,教师应予以及时的纠正。第二,词汇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更丰富、更深刻、更精确的口头词汇。第三,在句子方面,要求学生的口头句子更加完善。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办法来提高小学生的口头言语水平。
   (一)让小学生说完整的话
   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只说半句,其余的用肢体语言来补充。这时候,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重新把话说完整,并为说话有困难的学生亲自示范。
   (二)加强口头造句的练习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重视书面言语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表达能力差,与人交流困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词汇造句,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及时纠正学生误用的错词、病句和说话时的坏习惯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发言、回答问题时的错词、病句要及时指出并更正。有些学生由于紧张或胆怯,有口吃等不良现象,或者有一些自己察觉不到的口头禅,教师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而又耐心地加以纠正。
   三、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
   书面言语是指用文字表达的言语。与口头言语相比,书面言语有以下的特点:首先,书面言语出现得较晚,儿童是在掌握口头言语的基础上掌握书面言语的;其次,书面言语比口头言语更为复杂、精确;再次,书面言语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地扩展了言语交际的范围。
   儿童真正掌握书面言语,是从小学开始的。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与口头言语相互易位的发展过程。在整个小学时期,最初是书面言语落后于口头言语;在正常的教育水平下,约从二三年级开始,书面言语逐步赶上口头言语水平;约从四年级开始,书面言语的发展就可以逐步超过口头言语的水平。由此可见,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是要经历一定的过程的,是在口头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小学生在掌握书面言语的过程中,主要进行识字、阅读和写作三方面的学习,其具体的心理过程分析如下:
   (一)识字
   识字即对文字符号的识别和理解。这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掌握字形是学生识字过程中的难点。因为汉字字形结构复杂,加上掌握字形需要小学生在视觉、听觉和动觉之间建立一系列新的联系。此外,字形的书写还要求学生掌握拿笔的方法,写字的正确姿势以及笔画、笔顺和字形的间架结构,这需要学生在一系列的动觉和视觉之间形成良好的联系。
   调查实践表明,小学生很早就意识到汉字的结构以及声旁和形旁在表音、表义功能上的分工,小学四年级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已经开始意识到声旁的一致性,六年级的学生则几乎都具备了声旁一致性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认字的这些特点,应用比较、直观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精确分辨字形的能力,牢固掌握汉字。
   学习了汉字以后,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巩固识字成果,即把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以及字形结构之间的联系,经过反复强化加以巩固。在巩固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新异刺激的心理特点,采用变化多样的方法进行练习,而避免加大作业量,单调重复、机械练习,否则只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感到疲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阅读
   阅读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它既是对小学生识字熟练程度的检验,又是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基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出声或不出声)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不是简单机械地将原文说出来,而是要通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和段落,从而把原文的思想变成读者自己的思想。要实现这个过程,不仅要达到一定的识字基础,还要依靠原有的知识经验对阅读材料加以“同化”,据以对阅读的内容达到一定的理解。
   小学生掌握阅读,大约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分析阶段。这是阅读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低年级的小学生往往由于识字不够熟练,以及掌握的知识经验有限,是一个字一个字或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还不能整句阅读。
   2.综合阶段。大约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小学生对双音词的书面形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时候,他们可以读出整个的词或句子,但因为对词或句子还缺少精确的分析和理解,常常发生念错或理解不清楚的情况。
   3.分析综合阶段。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能将读出的音和词句的理解统一起来,达到由看到的词向说出的词迅速而正确地过渡,能流畅地朗读,但还不是很完善。
   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大约由七种能力构成,即归纳概括、句意整合、情感理解、评价赏析、推理学习、占有词汇量、综合应用。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上述各成分上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阅读理解能力在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之间发展速度较快。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分为阅读的形式和阅读的内容两个方面。
   1.阅读的形式有朗读和默读。朗读比默读出现得早,朗读是默读的准备阶段,默读是朗读的高级阶段;而默读又可以用作检查朗读的手段。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整个阅读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统一体。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发展不平衡,个体差异较大,女生优于男生。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会默读,五年级时达到高峰,但由于内部言语不发达,小学生总体默读水平并不高。
   2.阅读的内容是理解词、句子。研究表明,在理解词的过程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只能把词的实际意义作为认识对象,而不能明确地把词和词的语法关系作为认识对象。从小学三年级起,学生真正掌握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概念,开始自觉地对词的语法范畴进行正确的分析。小学生对于句子的理解是从掌握纯粹的简单句发展到带有修饰语的简单句,最后掌握复句。
   (三)写作
   写作是书面言语的高级形式,写作主要是从说出的言语(有声的或去声的)向看到的言语过渡。它的基本要求是能够连贯地、顺序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别人能够理解。写作能力的形成需要有口头表达能力作为基础,需要掌握较好的阅读能力。写作中的取材、布局、选词、修辞都是通过阅读学到的,需要内部言语的发展。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大约经历如下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主要是口述阶段,如口头造句、看图讲话等。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大多处于这一阶段。
   2.过渡阶段。这一阶段中有两种过渡,一种是从口述向书面叙述过渡,即写话;另一种是从阅读向写作过渡,如模仿作文、改写、缩写等。
   3.独立写作阶段。小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独立写作文章,通常需要到高年级才能达到。
   四、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
   内部言语是一种对自己发出的言语,是思考时的言语活动。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是和口头言语、书面言语相辅相成的,是和智力活动发展水平,特别是思维水平密切相关的。内部言语不仅仅是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物质基础,而且是思维发展水平的标志。
   小学生入学后,学习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先想后说,先想后写,先想后做,促使他们的内部言语逐步发展起来。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出声思维时期,二是过渡时期,三是无声思维时期。初入学的小学生还不会默默思考,在读课文或计算数学题时,往往是“唱读”或自言自语演算。通过教师的培养和训练,小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在运算中学会短时间的无声思维,但演算深入往往又伴随着出声思维,这就是运算中从出声思维向无声思维过渡的阶段。三四年级以后,随着独立思考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在运算的时候基本上都进入了无声思维占主要地位的阶段。研究表明,即使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在遇到困难的算式和习题时,也常常出现出声思维。可见,内部言语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内部言语的发展并不是在小学阶段就完全发展完善了的,它在个体的以后的各个时期,以至终生都不断地发展。不过,小学阶段里的内部言语培养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内部言语能力,多启发他们思考问题,多“想一想”。在遇到难题时,学生容易进行出声思维,教师可以先用例题引导,降低难度,让学生尽可能进行无声思维,以促进内部言语能力的发展。
   本节主要讲了小学生言语的发展,虽然相对于本章其他节来说考查的几率不是很高,但仍是考生备考中不容忽视的环节。本节可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真 题 1+1
   1.()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A. 感觉? B. 知觉? C. 思维? D. 想象
   【解析】 题干所表述的是知觉的定义。本题正确答案为B。
   2.()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
   A. 感觉? B. 思维? C. 注意? D. 言语
   【解析】 一切较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本题正确答案为A。
   3.下列哪项不属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
   A. 增强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B. 培养间接兴趣
   C. 意志的努力
   D. 刺激物的特点
   【解析】 D项属于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的状态。ABC三项都属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和方法。本题正确答案为D。
   4.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A. 保持 B. 再认 C. 回忆 D. 识记
   【解析】 识记是记忆的开端,识记的好坏直接影响记忆的效果。本题正确答案为D。
   5.阅读《红楼梦》时,关于林黛玉形象的想象是()。
   A. 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
   【解析】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者加上一定图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再造出事物形象的过程。阅读《红楼梦》时,关于林黛玉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本题正确答案为C。
   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 先慢后快 B. 不快不慢
   C. 先后一致 D. 先快后慢
   【解析】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该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平衡的,遗忘进程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随后便趋于平稳。本题正确答案为D。
   案 例 分 析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你觉得教师这样做,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小学生的注意。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名师同步陪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A. 客观性 B. 长期性 C. 整体性 D. 规律性
   2.“触景生情”属于()。
   A. 保持? B. 再认
   C. 无意再现? D. 有意再现
   3.我们看到一个陌生人时,不只是看见对方的某些部位,而是整体地认知把握它,这属于知觉的()。
   A. 理解性 B. 选择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4.当你专心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在意识中极其鲜明清晰地反映这一事物,而周围的其他事物则模糊不清,这属于注意的哪种特性?()
   A. 注意的集中性? B. 注意的范围?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特定性
   5.科学家根据蝙蝠发出超声波探测目标的“回波原理”发明了雷达,这属于()。
   A. 迁移? B. 原型启发? C. 定势? D. 功能固着
   6.“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
   A. 注意的指向性B. 注意的集中性C. 注意的稳定性D. 注意的分配
   二、填空题
   1.和是思维的两个特点。
   2.根据巴甫洛夫的学说,记忆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和恢复。
   3.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和。
   三、简答题
   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2.小学生注意的一般特征有哪些?
   3.简述影响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4.试述怎样培养学生的注意品质。
   名师同步陪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 知觉的特征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故选C。
   2.C[解析] 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够在脑中浮现,这种现象叫做再现。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再现叫无意再现,触景生情就属于这一类型。
   3.D[解析]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被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本题答案为D。
   4.A[解析] 注意的集中性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持有的聚精会神的程度,题干所表述的事例属于注意的集中性。
   5.B[解析]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迁移、原型启发、定势、功能固着、个性特征。其中,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科学家根据蝙蝠发出超声波探测目标的“回波原理”发明了雷达,属于原型启发。
   6.B[解析] 注意的集中性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持有的聚精会神的程度。当人们专心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在意识中极其鲜明清晰地反映这一事物,而周围的其他事物则模糊不清。
   二、填空题
   1.间接性概括性[解析]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特点。
   2.条件反射[解析] 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记忆被认为是在大脑皮质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巩固和恢复。
   3.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解析]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记忆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1)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的情境;(2)丰富学生必要的感性知识经验;(3)引导或指导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2.[答案要点](1)小学生的注意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2)小学生对事物的主要方面的注意也有所发展;(3)小学生的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3.[答案要点]影响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1)刺激物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变化以及新异性;(2)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和知识经验。
   4.[答案要点](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①要控制引起注意分散的因素;
   ②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③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感到有兴趣。
   (2)努力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
   (3)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Copyright© 2004-2011 HTEACHER.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师网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