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教育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

http://www.hteacher.net 2021-11-16 13:46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艾宾浩斯发现遗忘进程的规律是( )。

A.很快 B.很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绘制了“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了。故本题选D。

2.受到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

A.变式 B.定势 C.同化 D.顺应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故本题选择选项B。

3.认为自己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这种心理现象称为( )。

A.晕轮效应 B.刻板效应 C.投射效应 D.对比效应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印象形成效应。投射效应是指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即“以己度人”、“将心比心”,认为自己的言行和需要,别人也一定会有类似的言行和需要。故本题选择选项C。

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人格的( )特征。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体性 D.社会性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格的特征。人格的特征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人与人的人格特点没有完全一样的,体现了人格的独特性。故本题选择选项B。

5.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大概、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这种效应称为(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印象形成效应。刻板印象是指对社会上各类人的固定看法,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故本题选择选项D。

6.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 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

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 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

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首先,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其次,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最后,教育活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在这个子系统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种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运动。因此,A选项符合题

7.我们常说的“三结合”教育一般指( )。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庭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概念的理解。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另外,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要使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因此,“三结合”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本题选择A选项。B、C、D三项均为干扰选项,故本题选择A选项。

8.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三大主张的教育家是( )

A.叶圣陶 B.李吉林 C.陶行知 D.蔡元培

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人物。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生活教育思想贯穿始终,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在陶行知的教育生涯中,生活即教育是他毕生所追求的。所以此题选择C。

9.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A.“达其辞” B.“欲言而未能之貌”

C.“开其意” 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启发式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对这句话做了解释:“愤者,心求通达而未得之意。悱者,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其中对“愤”的解释为“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意为想要尽快解决却有不能把它弄明白的心理状态,所以D选项正确。

10.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兼心理学家( )。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维果斯基 D.乌申斯基

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人物。赫尔巴特理论主要有教育性教学原则、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提出传统的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阶段教学:清楚、联想、系统、方法。所以题干中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兼心理学家是赫尔巴特,所以选择A。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职位表

教师招聘报名时间

责任编辑:刘绍文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教师招聘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上常常表现为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教师利用班级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来改变学生态把背诵当做学习方法基本特征的是中世纪西欧的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