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teacher.net 2021-09-29 15:58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攻击性行为时3—6岁左右的常见特点,在教师资格考试中,这一部分的内容经常会在选择题及案例分析题中出现,会描述一位幼儿打其他幼儿,考查我们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原因,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本文来深度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幼儿出现打人、踢人、咬人等行为,都属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一般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骂人,抢东西等。
攻击性行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分类:
早期分类中,广泛认可的是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指的孩子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做出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目的,目的在于击打、伤害他人,如嘲笑、殴打等。
新的分类是反应型攻击和主动型攻击。反应型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愤怒或发脾气,失去控制,表现出高水平的敌意、报复性攻击。主动型攻击表现为物品的获得,欺侮或控制同伴。
那么攻击性行为有什么特点呢?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就是目的性,孩子发生攻击性行为大多都是有目的的,除了强烈的目的性,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频繁。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经常发生。
2.幼儿更多的是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小班孩子大多是工具性攻击,也就是主要为了某一物品,而大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更多为敌意性攻击,开始指向人。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频率要比女孩多很多。
幼儿为什么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呢?
1.父母的惩罚。父母的惩罚并不能有效抑制所有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调查显示,如果孩子偶尔出现攻击性行为,父母的惩罚是可以抑制攻击性行为,但是如果孩子经常发生攻击性行为,父母的惩罚可能会加重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2.榜样。一些影视剧的暴力镜头会加重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3.强化。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教师或父母没有理睬或听之任之,其实就是默许的孩子的做法这也会导致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加重。
4.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挫折,对于幼儿而言,挫折主要原因之一是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现在的二胎家庭中,哥哥如果打弟弟,可能是由于父母的偏爱行为哦~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有了一定了解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止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呢?
1.改善幼儿的生活环境。改善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亲子关系,给孩子选择一些优秀的绘本和影视剧作品都可以改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2.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可以组织角色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他人的情感,达到移情训练的目的哦。
3.培养幼儿交往技能和自控能力。家长或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让幼儿各抒己见。如:“当我们生气时应该怎么办?”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刘绍文
上一篇: 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类型大揭秘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