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拒绝“躺平”!这六招带您走出教师职业“舒适区”

http://www.hteacher.net 2021-06-17 08:56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在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很容易固守过往经验,在“舒适区”“躺平”,而这不利于教师职业的发展。教师要勇于走出职业的“舒适区”,走出一条不断超越自我的道路。

那么,教师具体应该如何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呢?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些教师,工作十多年时间,既有教育教学经验,又积累了管理学生的办法和智慧。按理说,这是这些教师的财富,可以以此为起点,通过提升拔高,不断走向优异,走向卓越。

然而,一些教师一旦成为“有经验教育者”,便不再去触及教育教学的“深水区”,往往固守自己的“经验”不放,靠着“经验”吃老本。这种教师实际上已经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职业的“舒适区”。

什么是“舒适区”?

舒适区指的是一个人在比较稳定的环境里所表现的比较消极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在“舒适区”里,人们会觉得舒服、自由、放松,有安全感;走出“舒适区”,意味着要付出代价,要突破固有,要挑战不确定性。

可以这样说,一个个“舒适区”,就像横亘在职业路上的堡垒,成为前行路上的障碍;也像那些可以遮风挡雨的避风港,阻挡我们去看海的脚步。教师一味满足并停留于“舒适区”,会极大地遏制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将落得一个“冷水煮青蛙”的结局。

每个人都是一座巨大的金矿,所蕴藏的潜能超乎想象,可供挖掘的潜力深不可测。教师只有挑战自己的“舒适区”,跳出职业的“舒适区”,源源不断地进取和沉淀,才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教师要走出职业的“舒适区”,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做出一些努力。

01

常教常学

学习永无止境,学习永远不可能毕业,也永远没有毕业证。2500多年前的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唯有不断地学习。

的确,一个喜欢学习的教师,你会发现,在他的身上,总会有着对教学工作、对教育事业、对学生源源不断的热情,不管是在哪个年龄阶段,都有着热烈奔放、青春永驻的活力,都有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心。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生存的必需,一种生命的状态。在学习中提升素养,升华教育境界,远离职业“舒适区”。

02

常教常思

思考与学习不可分割,教师的思考本身也是一种学习。

教育区别于其他人类劳动的显著特点,是其具有创造性与不确定性,加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教育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必须由“经验型教师”转化成为“思考型”教师。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凭经验应对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不进行深入的思考,即便是有再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也许只是对工作的无数次机械重复。

从事任何职业都要经常坚持思考,坚持反思,对于教师更是如此。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现象背后,往往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与反思的地方。教师善于通过思考与反思,从现象中把握本质,从个例中摸索出规律,从教训中汲取经验,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决定一个教师走出职业“舒适区”的关键因素。

人因思想而伟大。教师不可能都成为思想家,但是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热爱思考、善于思考的人。

03

常教常研

教师的工作仅停留于知识简单的传授,很容易陷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中。教师若以研究的姿态,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便能点燃自己的教育理想,激发教师的教书育人热情,让重复性的工作不再枯燥乏味。

责任编辑:郭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热点资讯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北京半程马拉松4月14日鸣枪起跑!今日10时开启报第46个植树节,2023年我国完成造林5997万亩北京今天白天晴间多云,最高气温15℃,未来三天天气今日,惊蛰,大地回春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1170万人祝贺!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诞生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