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幼教招聘:理论综合第四篇第三章第二节教师违法行为预防

http://www.hteacher.net 2016-12-30 15:46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第二节 教师违法行为预防

一、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含义

教师违法(侵权)行为是指教师出于故意或由于过失而侵害他人(主要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在履行教师职责、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中,中小学教师实施的侵权行为若是执行职务的行为,那么学校必须承担因此而导致的损害后果;如果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导致他人权利受损,学校不必承担责任。

二、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常见的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权。受教育机会平等,是指公民在受教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不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或者差别而受到不平等的对待。

第二,侵犯学生的入学权。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了义务教育对象的入学条件,即凡达到入学年龄(新学年开学前满6岁),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只要有接受教育的能力,都必须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此外,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依法接受应该在本校就读的适龄儿童入学。

第三,侵犯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的权利。这是学生在学校中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

第四,随意开除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此外,还有侵犯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侵犯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侵犯学生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延误学生录取通知书的发放等。

(二)侵犯学生的人身权

人身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权利。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学生的人身权可分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与肖像权、名誉与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隐私权等。

第一,侵犯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在学校教育中,这类侵害主要是由体罚或变相体罚,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安全以及学校、教师的不作为侵权等造成的。

第二,侵犯学生的姓名肖像权、名誉荣誉权。一些特殊情况除外,学生有权禁止他人未经允许制作和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禁止他人对自己肖像进行毁损、玷污、丑化或歪曲。学生的名誉不得受到歪曲或损害。

第三,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学校和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严禁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四,侵犯学生的人身自由权。侵害学生人身自由的表现形式有非法拘禁和限制学生、非法搜查学生、非法限制学生表达自由的权利等。

第五,侵犯学生的隐私权。学校和教师侵犯学生隐私的表现形式有故意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学生信件,披露、宣扬学生自身及家庭成员的资料,提供学生成绩的方式不适当等。

第六,性侵害。近年来,少数教师对学生实施性犯罪的现象日趋严重,被侵害的对象绝大部分是14周岁以下的中小学生。其中最主要的性犯罪是强奸罪和猥亵儿童罪。

(三)侵犯学生的财产权

个人的财产所有权是指公民对个人所有的财产依法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合法财产是指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举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学生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师不得侵占、破坏或者非法扣押、没收等。

学生对教师侵犯其财产权的可依法申诉或提起诉讼。教师侵犯学生财产权的表现形式有:损坏学生财物、非法没收学生物品、乱罚款、乱摊派、推销商品等。

(四)侵犯学生的著作权

根据《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只要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体现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构思和表达方式的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都是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构成作品并不需要达到一定的文学、艺术或者科技水准。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发表权,任何人不得未经许可发表其作品。中小学生的作文也是作品,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

(五)不作为违法侵权

根据《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学校和教师负有保护学生的法定义务。如果教师没有积极履行保护职责或阻止有害学生的行为即构成不作为侵权。学校和教师的不作为侵权行为表现形式有:第一,对学生身体状况关照不力。第二,教师对生病或者受伤学生救护不力。第三,在履行职责牛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第四,学校活动组织失职。第五,饮食安全事故。第六,未及时向学生监护人履行告知义务。

三、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

一般来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复绝教育熬学工作造成损失的行为。这里的教育教学任务,是指依照聘任合同的约定或岗位职责所明确的教师应当完成的教育教学工作。构成此项违法责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主观上是“故意的”,即明知会对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但却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疏忽或水平有限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不构成违法。第二,客观上要有“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后果。虽是主观上故意,但经采取补救措施未造成损失的,不构成违法。

二是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违法行为。体罚学生是指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他强制性手段,侵害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的侵权行为。

三是品行不良、侮辱堂生,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主要指教师的人品或行为严重有悖于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严重有损为人师表的形象和身份,在社会上和学生中产生恶劣影响的行为。

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凡有上述三种违法行为之一者,应按以下方式追究实施违法行为的教师本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第一,按现行教师管理权限,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第二,教师有上述违法行为中的后两种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人民法院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和学生造成损害或损失的,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赔偿损失、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这既可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处理,也可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四、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

从中小学生所处成长的特殊阶段来看,为了促进他们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以及各级政府颁布的有关教育的行政法规等教育法规体系,同时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二者为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但我们也要看到大部分地方教育立法还比较薄弱,中央、各省的法律法规只提出了一些大的框架、一些总的原则,各级地方应从实际出发,尽快将大框架、总原则地方化、具体化,使之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发挥作用。

(二)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

教育执法制度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正确地规范和引导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得滥用权力。同时建立完备的有关教育行政处罚制度、行政复议制度、教育申诉制度等一系列教育法律救济制度,对违法侵害公民教育合法权益的责任人,国家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应当予以追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和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依法治教的根本保证。我们在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的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执法监督机制,教育执法人员同样应当依法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四)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

教育法律的实施,不仅要有执法队伍来执行,更重要的是靠全体公民自觉去遵守,这就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教育法律意识。加强教育法律的宣传,让广大教师和学生了解教育法律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五)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

各级教育厅(局)和学校应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彻底扭转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视尖子生,忽视、歧视后进生;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偏离党的教育方针的做法。注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校可将依法治教的目标和工作内容分解细化,形成责任共同体,使责任共同体依法完成各自的职责,从而便学校工作规范化。同时各级教育厅(局)和学校应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评比的规章制度。

(六)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是减少侵权行为发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首先要加强教师对学生权利的认识。其次要加强教师对相关案例的学习。在我国的中小学里,教师侵权行为屡见不鲜,特别是体罚。组织教师对相关案例进行学习,能够加深教师对学生法定权利及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的认识。

(七)加强学生对自已法定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中小学教师的侵权对象多数是未成年学生,有相当多的学生还不具有完全行为和能力责任,因此,要加强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识。如在小学开设教育法规图片展,开设各种讲座;在中学里开设法律课程,重点教授学生权利的知识等,让每个学生都能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八)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大力推行社会安全教育,加强学校内师生的安全观念。首先,要健全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依靠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建立严密的安全防范体系。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安全观念,使学生学会自我防范,防止因为教师的违法行为造成学生的身心伤害。

相关推荐: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辅导课程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相关复习资料

华图教师网 http://www.hteacher.net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lmj18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教师招聘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教师招聘备考:浅谈教育法规体系的纵向结构教师招聘备考:教育行政处罚种类教师招聘备考: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型及结构教师招聘备考:情绪理论教师招聘备考: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教师招聘备考:社会学习理论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