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2016重庆教师招聘幼儿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还原现场/模拟考场卷(1)

http://chongqing.hteacher.net 2016-12-21 16:56 重庆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教师招聘群 248126741教师招聘群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网络辅导课程


一、名词解释题

1.第一反抗期:指3岁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育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也称“教育危机期”。

2.保教结合原则:也称保教合一或保教并重,指对幼儿教育和保育要给予同等的重视,并使两者相互配合。

3.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4.再造想象:指根据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形成有关这一客体新形象的过程。

5.意志过程:指由于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二、填空题

1.陈鹤琴

2.特殊的继承性

3.幼儿教师

4.可行性创造性价值性

5.基础教育

6.职业角色

7.评价和反思

8.年龄性别

9.韦克斯勒

10.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三、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准备律是学习者在进入某种情境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准备律实际上体现了学习的动机原则。故选D。

2.B【解析】幼小衔接工作要坚持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因为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题中所说现象只注意到了幼儿“智”这一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这就违背了“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指导思想。故选B。

3.B【解析】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故选B。

4.C【解析】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学生将茄子、白菜、青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是概念学习。故选C。

5.C【解析】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正强化和负强化。故选C。

6.D【解析】儿童对自我评价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故选D。

7.C【解析】注意具有选择信息的功能。儿童偏向于某一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属于这一功能的体现。故选C。

8.D【解析】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不在于记忆广度的扩大,而在于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正是这种能力,使儿童能够识记并保持更多的范围更广的知识和经验。故选D。

9.D【解析】想象是人脑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储存在人脑中的。故选D。

10.C【解析】儿童虽然可以通过生活实践学习部分实物概念,但由于概念的抽象性,儿童学习概念的方式主要还是向成人学习,而并非主要靠自己总结或生活实践。故选C。

11.D【解析】对幼儿的评价最重要的是过程性评价。故选D。

12.D【解析】对幼儿进行美育,不是为了让其进行专业性的学习,而是要培养其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故选D。

13.A【解析】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其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求幼儿德育目标从情感入手。故选A。

14.B【解析】行为目标在课程领域中的确立始于博比特,后经泰勒、布卢姆、梅杰和波法姆等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行为目标运动”。故选B。

15.A【解析】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自我意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故选A。

四、多项选择题

1.ABD【解析】对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美术、文学等方面的教育。故选ABD。

2.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幼儿表演游戏内容的掌握。表演游戏包括幼儿表演、桌面表演、影子戏和木偶戏等。故选ABCD。

3.ACD【解析】选项B、E是情绪障碍的表现。故选ACD。

4.CE【解析】家庭教育对培养个体的个性、社会性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故选CE。

5.ABCD【解析】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表现在:①角色游戏能帮助幼儿认识社会;②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广泛的交往机会和道德行为实践的机会;③角色游戏对发展幼儿的智力,特别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大的意义;④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故选ABCD。

6.ABC【解析】学前教育的任务、手段、内容等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故选ABC。

7.ABCDE【解析】A、B、C、D、E五个选项均为学前儿童智育的任务。本知识点还可以从简答题的角度进行考查。故选ABCDE。

8.ABCDE【解析】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美国心理学家帕滕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将幼儿的游戏分为6种:无所用心游戏、单独游戏、旁观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故选ABCDE。

9.ADE【解析】闭合型操作技能对外界的帮助依赖程度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靠内部反馈信息控制。故选ADE。

10.BCD【解析】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对象具有观念性;②执行具有内潜性;③结构具有简缩性。故选BCD。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学前家庭教育:学前家庭教育在家庭出现以后就已存在。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包括:领先性(儿童第一个生活环境)、长久性(家教伴随着学前儿童成长的全过程)、单独性(家教的对象是儿童个体)、随意性(其教育受施教者意愿及能力水平的影响)、随即性(家教具有随时随处、潜移默化的特点)。

(2)学前社会教育:学前社会教育是指学前教育的实施是通过学前教育的机构来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托儿所: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全天开放。②幼儿园:对3~6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③托幼园所一体化:托儿所和幼儿园联在一起,招收出生几个月至6周岁的儿童。④幼儿班:也称学前班,多半建于城镇、农村,附设在小学,作息制度仿造小学进行。⑤儿童福利院:也称“儿童教养院”,是一种招收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⑥SOS国际儿童村:是收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1949年由奥地利医学博士哥麦纳在维也纳创办,旨在给儿童“母爱”。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是:群体性(学前设施面向众多儿童)、目标性(具有确定性的培养目标)、计划性(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目标)、多样性(施教机构的丰富多彩)等。

2.【答案要点】

(1)1~2岁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①独立行走;②语言交流;③游戏活动;④直觉行动思维。

(2)1~2岁儿童的教育。①游戏:其中较为适合的游戏有练习运动的游戏、认识物品的游戏、练习创造的游戏、练习概念的游戏等。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儿童活动,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受到教育,这是最理想的儿童教育。②户外活动:在保证儿童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应带儿童到户外去活动。③阅读、讲故事:父母和儿童一起阅读图书和讲故事,是儿童教育中一项有益的活动。早期亲子阅读活动也是婴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3.【答案要点】

掌握数概念是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概念比实物概念更抽象,掌握数概念比实物概念要困难。儿童数概念的形成阶段如下。

(1)学前儿童数概念的萌芽。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可分为以下阶段。①辨数,产生对物体大小或多少的模糊认识。②认数,产生对物体整个数目的知觉。③点数,开始形成数概念。

3岁前儿童对数的认识主要处于知觉阶段,只能说是出现数概念的萌芽。数概念在3岁以后开始形成。

(2)幼儿数概念的发展。

幼儿掌握数概念包括三个成分。①掌握数的顺序。②掌握数的实际意义。这阶段幼儿已具备了初步的计数能力,但还没有形成数概念。③掌握数的组成。掌握数的组成\是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幼儿掌握了数的组成以后,就形成数概念。

(3)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

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和掌握数概念等四个阶段。

4.【答案要点】

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将能力划分成两大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以抽象概括能力为核心。特殊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又称专门能力。它只在特殊领域内发挥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不可缺少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

(2)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识能力就是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操作能力就是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如平常所说的动手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社交能力即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幼儿注意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下。

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注意的分散。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容易分散,这是幼儿注意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一般而言,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主要原因有: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无关刺激的干扰;注意转移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等。

(2)相应的教育措施如下。

第一,幼儿园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活动不能太单调,形式要多样化,而且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各幼儿年龄阶段所适合的时间,如小班幼儿集体集中活动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那么,教师就不能让幼儿坐20~30分钟,而且活动也不能是只让幼儿坐着听。

第二,教师应与家长经常联系,共同保证幼儿的生活合理、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幼儿精力充沛地游戏和活动,并且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

第三,恰当地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在组织幼儿的活动中显得非常重要。在环境的布置上不宜过分繁杂。教室外的嘈杂与喧闹之声,电话声、鸟叫声等都会成为幼儿注意分散的外在的无关刺激。另外,教室的室温也要适宜,过冷或过热都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分散。

第四,幼儿在从事新的活动时,心理经常会“惦着”前一个事物,出现了注意的分散。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幼儿活动,适当安排,有效地引导幼儿将注意保持在当前的活动上。

第五,教师在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幼儿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不仅有助于幼儿维持注意,防止注意的分散,而且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减少疲劳,提高活动兴趣,产生愉快情绪。从而使幼儿的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

2.【答案要点】

科学地组织复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及时复习。幼儿记忆保持的时间较短,记忆的正确性差,容易发生遗忘,因此,帮助幼儿及时复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中,对于一些目标中要求幼儿掌握的知识技能,教师要帮助幼儿及时复习巩固。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式多样化,多种感官综合运用。

(3)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幼儿有一种特殊的记忆恢复现象,即“回涨”现象。这就要求教育者指导孩子进行科学的分散复习。分散复习不是简单重复,而要使复习方式多样化,做到眼、耳、手、脑并用,正确看待“回涨”现象,利用这一规律组织孩子学习、游戏。

七、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此案例体现了儿童常常依靠具体形象甚至是实际行动来理解概念的特点。

2.【答案要点】

根据此特点,教师进行的针对性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插图等直观教具,来辅助教学。

第二,对儿童的教育既要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又不能只限于儿童现有的水平,而应该适当超前。

第三,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让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取得丰富的知识经验,能够使儿童的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四,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实践,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提高判断、推理和理解的水平是很有益的。

第五,结合日常生活也可以给儿童准备各种材料,引导他们进行思维。

相关推荐: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网络辅导课程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相关复习资料

华图教师网 http://www.hteacher.net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lmj18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重庆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2024教师招聘笔试:小学语文模拟题 —单选(1)教师招聘笔试模拟习题2教师招聘笔试模拟习题1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20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19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18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