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幼儿教师招聘终极密押卷(三)

http://www.hteacher.net 2016-12-20 14:09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教师招聘群 248126741教师招聘群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网络辅导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亲子依恋课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三种类型。这类儿童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并无忧虑表现;母亲回来了,往往不予理睬,虽然有时也会欢迎,但是短暂。这种儿童实际上并未形成对母亲的依恋。

2.B 【解析】两岁前儿童同伴交往发展的阶段有物体中心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3.A 【解析】蒙台梭利以创办“幼儿之家”和蒙台梭利教学法闻名于世。

4.D 【解析】在数学方面,从童年到少年,女孩的算术比男孩稍强。在此之后,男孩在数学推理方面就要略显优势。

5.D 【解析】掌握学习教学模式认为: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学习动机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接受了合适的教学,就能掌握世界上任何能够学会的东西。

6.B 【解析】当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抓握反射,这种反射通常在出生后3~4个月消失。

7.D 【解析】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

8.D 【解析】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9.A 【解析】暂时隔离法是指当儿童有不良行为发生后,我们将他立即置于一个单调、乏味的地方,直到定时器响了以后方可离开。暂时隔离意味着奖励、强化、关注、有趣活动的终止。

10.A 【解析】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设计、选择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的有效组合,考虑学习内容在这三个方面都对学前儿童具有积极的挑战意义,考虑幼儿在学习时获得整个语言学习系统的调整和接纳。

11.A 【解析】在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体系中,“体态律动”由于其独创性和科学性早已被人们公认为是卓有成效的音乐教育手段,并成为相对独立的学习领域。

12.A 【解析】幼儿的涂涂画画实际上包含着积极的视觉形象思维,他们的每一次绘画活动,教师都应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重视他们在创作中的情感体验与态度倾向。

13.B 【解析】遗传素质为人类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但是不起决定作用。自然环境为人类的身心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同样不起决定作用。故选B。

14.A 【解析】发展的关键期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提出来的。

15.C 【解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应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基因工程对学前儿童来说太过抽象,不适合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技术教育的内容。

二、判断题

1.√ 【解析】电视机的普及也对学前儿童的人格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使学前儿童过早成熟化;会使学前儿童出现一些消极的模仿行为;影响学前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发展。

2.√ 【解析】儿童对颜色搭配的追求,正是体现了美感的发展。

3.× 【解析】年龄与幼儿的心理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年龄并不决定幼儿的心理发展。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等。

4.× 【解析】对幼儿实施保育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实施有效影响的过程。保育和教育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统一的教育目标的指引下,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实现的。

5.× 【解析】新生儿还没有恨的情绪。

6.× 【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该以正常学生为主。

7.√ 【解析】2岁左右,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第一次飞跃,表现为儿童独立性的出现,希望可以独立地处理一些事,变得不那么顺从了。

8.√ 【解析】略。

9.× 【解析】孩子刚一落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

10.√ 【解析】略。

三、名词解释

1.儿童发展的危机期:指在儿童发展的某些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的现象。

2.幼儿教育: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

3.问题情境:指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是幼儿力所能及、但需要一定努力和投入才能解决的问题状态。

4.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5.社会性: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如何依据社会规范对待自

己、对待他人、遵纪守规等方面的态度、观念和行为。

四、简答题

1.(1)激发幼儿言语交往的需要:为儿童创造言语交往的条件包括,亲子之间的言语交往;同伴之间的言语交往;师生间的言语交往。

(2)讲究教法:儿童学习语言的两条途径:一是模仿;二是强化。

(3)鼓励言语创造性:在言语活动中,把主动性和积极性,模仿和创造性相结合,根据儿童自己的经验去创造。

(4)培养“前读写”兴趣:在为读写做准备中,应以培养前读写兴趣为重点,对读写要求不要过于严格,多鼓励幼儿,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成绩。

2.引起幼儿分心的主要原因如下:

(1)无关刺激的干扰;

(2)疲劳;

(3)目的要求不明确;

(4)注意不善于转移;

(5)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并用;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防止儿童注意分散,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

(2)制订合理的作息制度;

(3)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4)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5)提高教学质量。

3.要培养幼儿情绪需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婴幼儿情绪发展主要依靠周围情绪气氛的熏陶。因此,教师要努力保持和谐的情绪气氛,并且与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情。

(2)成人的情绪自控。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必要营养,成人要给孩子以愉快的、稳定的情绪示范和感染。家长要避免喜怒无常,不过分溺爱和吝惜爱;教师也应把忧伤留在教室外,情绪饱满地进课堂,理智对待每个幼儿的情绪和态度。

(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教育过程中以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要学会倾听,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教学方式上要学会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等教育技巧。

(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教师在处理学生情绪问题的时候,需要灵活或综合运用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等干预技能,同时逐渐引导幼儿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4.幼儿想象的特点表现在:

(1)幼儿想象的主题与时间不稳定,易变换;

(2)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3)幼儿想象缺乏计划性和预定的目的,只满足于想象过程本身;

(4)幼儿想象的创造成分还保留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不能在语词的水平上进行创造性想象。

五、案例分析题

1.(1)案例中家长的这些做法是不对的。

(2)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游戏活动更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学习当然也是一种必要的活动形式,但它代替不了游戏和劳动的作用。

(3)在游戏中,儿童才能形成内部矛盾,并在活动中解决这一矛盾,才能更好的认识自然和社会。家长的做法会使儿童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会使儿童心理发展出现片面和扭曲,这是很危险的。

2.幼儿期,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幼儿是借助于颜色、形状、声音和动作来认识世界的。利用感知觉规律组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1)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幼儿知觉为对象。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应当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本例中教师利用了活动玩具“猫”和“鱼”、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2)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区分出对象的重要条件。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区分出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所以正如本案例中教师所做的那样,教师讲课的声调应该抑扬顿挫,语言应该绘声绘色。如果教师的讲课平铺直叙,很少变化,毫无停顿之处,幼儿听起来就不容易抓住重点。

(3)根据感觉的对比规律,微弱的声音可以提高视觉感受性。案例中教师在讲课的同时,伴以相关轻音乐的做法是适当的,这可使幼儿“看”得更清楚。

(4)根据感知觉规律理论,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视觉的效果大大提高。这位教师将言语和直观材料的结合,从而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材料。

六、论述题

1.针对传统的封建教育戕害人性和违反自然的弊病,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即教育要“归于自然”,这是他的政治观、哲学观和宗教观的基础,也是他的教育观的基础。

(1)教育的三个来源。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即“自然”、“人”和“事物”。在他看来,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这三方面教育培养起来的。

(2)教育遵循自然。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归根结底就是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促使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卢梭认为,人的天性发展是有秩序的,教育必须适应不同时期儿童天性的发展水平。教育在适应儿童天性的同时,还要适应儿童的个性差异。卢梭认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它。适应儿童的个性差异,也包括了适应男女两性的天性差异。

(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从自然教育这个基本原则出发,卢梭明确提出,教育要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在他看来,这种“自然人”是身心发达、体脑两健、不受传统束缚、天性发展的新人。他们不依从任何固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业,能适应各种客观发展变化的需要。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有:

(1)环境熏陶法。环境熏陶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2)兴趣诱导法。兴趣诱导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使孩子的个性充分发展的方法。

(3)暗示提醒法。暗示提醒法即家长用间接而含蓄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施加影响,从言语上提示孩子、从感情上感染孩子、从行为上引导孩子的方法。

(4)活动探索法。活动探索法即家长让孩子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掌握多种技能、培养顽强意志的一种方法。

(5)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即家长以自己和别人的好思想、好言语、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

相关推荐: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网络辅导课程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相关复习资料

华图教师网 http://www.hteacher.net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lmj18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教师招聘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公文标题一般由( )组成以下属于公文版头的是下列不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措施是下列哪种因素会导致垄断李某和妻子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子女依照法律规定,下列有关家庭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